当前位置: 主页 > 理论纵横 >

  

“智慧党建”为国有企业注入“e”力量

2025-11-17 14:14    来源:中国国情网

  

在信息技术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同样面临着与时俱进、提质增效的时代课题。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深度融入党的建设各环节,“智慧党建”正以其磅礴的“e”力量,为国有企业强“根”铸“魂”注入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开启了一场深刻的管理与治理变革。

一、“e”键赋能,构筑党员教育“新阵地”

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多依赖于“三会一课”、集中学习等线下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局限。“智慧党建”打破了这一壁垒,通过打造集PC端、移动APP、微信公众号于一体的线上平台,构筑起一个“永不下课”的云端学习阵地。

学习内容“精准推送”: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可根据党员的岗位、兴趣和学习记录,智能推送党的创新理论、政策解读、行业动态以及榜样事迹等内容,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极大提升了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学习形式“生动鲜活”:借助H5、VR/AR、短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将厚重的党史、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可听、可视、可感的沉浸式体验。党员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进行“微学习”、参加“微党课”,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充电赋能”,让学习从“被动接收”转向“主动探索”。

学习效果“实时评估”:在线考试、知识竞赛、学习积分等功能,使得学习效果可量化、可追踪。党组织可以实时掌握全体党员的学习进度和知识盲区,为后续的教育安排提供科学依据,确保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二、“e”网统筹,打造组织管理“新引擎”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巨大优势。“智慧党建”通过数字化、流程化、可视化手段,让组织管理变得更加高效、规范与透明。

组织生活“规范化”:从会议通知、线上签到、会议记录到决议执行,整个流程均可在平台完成,系统自动归档,形成电子台账。这不仅减轻了党务工作者的负担,更确保了组织生活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有效解决了组织生活记录不全、管理不便等问题。

党员管理“动态化”:建立覆盖全体党员的电子档案,实现党员发展、党费收缴、组织关系转接、民主评议等工作的全流程线上办理。特别是对于项目分散、党员流动性强的国企,线上转接组织关系避免了党员“挂空”现象,确保了“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决策分析“科学化”:平台将分散的党建数据汇聚成“数据池”,通过可视化图表,直观展示党组织分布、党员结构、活动开展、党费收支等情况。这为国企党委进行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使党建工作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总之,“智慧党建”绝非简单地“党建上网”,而是一场深刻的理念革新、技术赋能与流程再造。它通过注入强大的“e”力量,使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突破了时空限制,提升了管理效能,深化了服务内涵,真正实现了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质的飞跃。展望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慧党建”必将与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创新深度融合,在引领发展方向、凝聚职工力量、保障国家战略落实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郝莹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