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三会一课”,擦亮党性锻炼的“熔炉”
2025-09-23 21:30 来源:中国国情网
“三会一课”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党支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升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本载体。其具体内容包括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以及按时上好党课。这一制度自建党初期逐步形成并发展完善,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重要组织经验,体现了党内民主原则和集中统一要求的有机统一。在国有企业中,坚持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仅有助于强化党的政治引领功能,还能有效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治理深度融合。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等多重任务,对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责任担当提出了更高要求。“三会一课”作为常态化党性教育的重要平台,承担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锤炼作风的重要职能。通过规范开展组织生活,能够持续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和宗旨意识,使广大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的领导贯穿于企业发展全过程。
尽管“三会一课”制度在多数国有企业中已基本建立,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基层党支部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会议内容趋于程式化、空泛化,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导致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有的单位将“三会一课”简单等同于传达文件或布置工作,未能真正发挥其思想引领和党性锤炼的功能。
要切实提升“三会一课”的质量和实效,必须从制度建设、内容创新和组织保障三个方面协同发力。应健全工作机制,明确“三会一课”的时间安排、参会人员范围、议事规则和考核标准,将其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和绩效考评体系,增强制度执行力。上级党组织要加强督导检查,通过定期调阅会议记录、现场旁听、随机抽查等方式,推动基层党支部规范运行。
同时,要注重内容设计的精准性和时代性。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实际和党员思想动态,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形势政策、纪律规矩、先进典型等内容精心策划议题,避免照本宣科。可采取专题研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联学共建等多种形式,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鼓励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邀请业务骨干分享经验,实现党建与业务的双向融合。还应强化组织保障,配齐配强党务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场地支持,为“三会一课”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拓展党员参与渠道,提高组织生活的覆盖面和便捷性。通过系统施策,真正把“三会一课”打造成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凝聚力量的“主阵地”。(郑煤集团煤炭运销分公司 于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