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交出提质增效“高分答卷”
2025-09-15 18:10 来源:中国国情网
在当前深化国企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党建工作不再是孤立的政治任务,而是深度融入企业战略规划、生产运营、管理创新全过程的关键推动力。党建引领作用的有效发挥,正在成为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力量。通过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国有企业逐步构建起以党委领导为核心、党支部战斗堡垒为基础、党员先锋模范为带动的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不仅强化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与执行力,也为企业应对复杂市场环境提供了坚强保障。
在实践中,许多国有企业通过建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确保党组织在重大决策中的话语权。例如,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有效避免了“两张皮”现象。围绕企业年度经营目标,党组织牵头开展“党建+项目攻坚”“党员责任区”“先锋班组”等特色活动,推动党建工作从“软指标”变为“硬约束”。这些举措使得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在提质增效的过程中,党员群体始终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骨干力量。无论是技术攻关、成本控制还是服务优化,党员职工往往冲锋在前,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在一线车间、研发实验室、市场营销前线,随处可见佩戴党员徽章、亮明身份的党员员工。他们不仅在日常工作中严于律己、精益求精,更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挺身而出,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一些企业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引导党员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流程优化等方面主动作为。例如,在设备升级改造项目中,由党员牵头组建的技术攻关小组,通过反复试验和数据分析,成功实现能耗降低与效率提升双突破;在供应链管理环节,党员骨干带头梳理流程漏洞,提出合理化建议,显著压缩了物流周期和库存成本。这些实践表明,当党员的身份意识被唤醒、责任边界被明确,其内在动力便能有效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外在动能。
为确保党建引领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将党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建立起科学量化的评价机制。这种制度安排不仅增强了各级党组织抓党建的主动性,也促使党建工作成果可衡量、可追溯、可激励。考核内容通常涵盖组织建设、思想教育、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党建与业务融合程度等多个维度,并结合企业实际设定权重和评分标准。部分企业还引入信息化手段,开发党建绩效管理系统,实现任务派发、进度跟踪、结果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通过定期通报考核结果、开展排名评比、落实奖惩措施,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这种导向鲜明的考核机制,倒逼基层党组织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作为”,真正实现了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的良性循环。(河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分公司后勤中心 侯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