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理论纵横 >

  

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政治建设——开创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2025-09-11 17:13    来源:中国国情网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遵循。党的领导不仅体现在组织体系的覆盖和制度安排的完善上,更体现在对思想政治工作方向性、原则性和战略性的把控之中。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各类市场主体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内部结构日趋复杂,员工思想观念日益多元,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唯有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才能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不偏航、不松劲、不弱化。党的政治领导确保国企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保持高度一致,思想领导强化理论武装和价值引领,组织领导则通过健全党组织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嵌入企业管理全过程,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工作格局。

1、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筑牢国企思想根基。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同样也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加强政治建设,首要在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国有企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使命担当。通过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主题党日活动、专题教育等形式,推动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注重在重大任务、关键岗位和急难险重工作中考察干部的政治表现,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日常管理各个环节。在企业决策过程中,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确保党组织在重大问题上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防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

2、健全组织体系,夯实思想政治工作基层基础。国有企业党组织的组织力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近年来,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组整合和产业链延伸,国企组织形态呈现多元化趋势,分支机构、项目一线、海外单位等基层组织数量增多,人员流动性增强,这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必须持续推进党组织全覆盖,特别是在新设企业、混改企业、境外机构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队伍。通过规范组织生活、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建立党员责任区等方式,将思想政治工作触角延伸至班组、岗位和员工身边。注重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党员在技术攻关、安全生产、服务群众等方面亮身份、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职工,形成正向舆论氛围和价值导向。

3、强化制度保障,构建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常态化、长效化,离不开科学完善的制度支撑。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年度考核体系,与经营业绩、干部任用、评先评优挂钩,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舆情监测、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回应合理诉求,化解潜在矛盾。在制度设计上,注重与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纪检监察等工作有机融合,避免重复部署、资源浪费。通过制度化手段固化成功经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由“软任务”向“硬指标”转变,提升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豫晋项目部 孙明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