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理论纵横 >

  

“党建+”赋能: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为国企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09-11 17:15    来源:中国国情网

  

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党建+”模式与企业战略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提升国企治理效能、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路径。通过将党建工作嵌入企业发展规划、重大决策和管理流程中,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得以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动能。这种深度融合不仅强化了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也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1、创新驱动中的组织优势转化。在科技创新日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党建+”模式,积极促进党的组织优势向创新动能转化。基层党组织作为战斗堡垒,在科研攻关、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等重点任务中发挥着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关键作用。许多企业在重大项目设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员突击队,通过党员示范岗、责任区等形式,激励党员干部在技术创新一线勇挑重担。党组织还注重搭建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平台,打破行政壁垒,推动资源共享和团队协作,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机制。通过开展主题鲜明的主题党日活动、技术比武和创新竞赛,激发广大职工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以党建为纽带的组织动员方式,不仅提升了创新效率,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使命感。

2、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党建+”模式的核心在于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有机融合,避免“两张皮”现象。在实际操作中,国企通过建立党建与业务联动考核机制,将党建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评价体系,推动各级管理者真正重视并主动参与思想政治工作。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等活动,引导员工从全局角度思考企业发展路径。通过谈心谈话、思想动态分析等机制,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状况,化解矛盾情绪,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党组织还注重宣传先进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用身边人讲好奋斗故事,增强员工的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双向互动使得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抽象说教,而是成为推动企业提质增效的实际抓手。

3、构建“党建+”多元融合新生态。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党建+”的内涵也在持续拓展,逐步形成涵盖人才发展、社会责任、绿色发展等多个维度的融合生态。在人才建设方面,党组织主导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思想政治素质与专业能力双提升;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通过党建联建、结对帮扶等方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党员在节能减排、环保技改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这种多领域延伸的“党建+”模式,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企业现实需求,增强了其时代性和实效性。与此制度化建设也为“党建+”长效机制提供支撑,包括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优化工作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等,确保党建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为国企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豫晋项目部 孙明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