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强则企业强:论基层党支部在国企治理中的“压舱石”作用
2025-08-06 10:07 来源:中国国情网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改革发展始终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推进,国有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市场竞争加剧,内部治理结构持续优化,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层党支部作为党在国有企业中的战斗堡垒,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落地生根的关键环节。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不仅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更是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一,基层党支部是国企政治引领的核心支点。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治理结构不仅体现经济运行逻辑,更承载着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政治功能。在这一治理架构中,基层党支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政治引领作用。作为党在企业中最基层的组织单元,基层党支部是连接上级党组织与广大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基本职责。通过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基层党支部确保企业在重大战略方向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防止偏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轨道。在企业决策过程中,基层党支部通过参与重大事项讨论、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政治领导力与企业治理能力的有机统一。
第二,基层党支部推动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塑造。在现代企业治理中,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层党支部在塑造健康向上、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开展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基层党支部不仅强化了党员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广大职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党支部倡导的忠诚担当、爱岗敬业、廉洁自律等价值理念,逐渐融入企业管理制度和员工行为规范之中,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企业面临改革调整、转型升级等关键时期,基层党支部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文关怀,有效缓解职工焦虑情绪,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这种由党组织引导形成的价值共识,有助于在多元利益诉求中凝聚最大公约数,提升企业内部协同效率。
第三,基层党支部提升治理效能的实践路径。基层党支部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多个维度。在安全生产领域,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载体使党员在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发挥表率作用,带动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在技术创新方面,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技术攻关小组、创新工作室,推动党建与科研生产深度融合,激发一线员工的创造活力。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基层党支部通过发现、培养和推荐优秀骨干,协助企业建立科学的人才梯队,为可持续发展储备力量。党支部还承担着监督职能,通过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对权力运行、廉洁从业等情况进行有效制约,防范经营风险和廉政风险。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参与模式,使基层党支部成为企业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稳定器”和“推进器”。(河南交投固淮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