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理论纵横 >

  

深化国企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护航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5-07-18 21:28    来源:中国国情网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市场竞争加剧,国企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在此背景下,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为提升国企治理能力、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迫切需要。

第一,推进监督体系垂直化改革。为提升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近年来多地尝试推行纪检监察机构垂直管理机制。垂直管理体系有助于打破“熟人社会”监督难的问题,增强对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督力度。未来应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此类做法,并配套完善相应的财务预算、绩效考评等制度安排,确保垂直管理落地见效。

第二,建立权责清晰的协同监督机制。当前国企内部存在多头监管、职责交叉的现象,导致监督资源分散、效率不高。对此,应明确纪检监察机构与审计、巡视、风控等部门的职责边界,建立信息共享、问题共查、成果共用的联动机制。因此,应构建了以纪检监察为核心、多部门参与的“大监督”平台,实现对项目招投标、物资采购等高风险领域的联合检查,有效提高了问题发现率。下一步应推动制定统一的协作规程,形成覆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整改的全过程监督链条,避免重复监督或监督盲区。

第三,引入第三方评估与专业力量支持。为进一步提升监督的专业化水平,可探索引入具备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法律事务所或高校研究团队,对国企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独立评估和咨询支持。还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开发风险预警模型和数据分析平台,提高线索筛查和问题识别的精准度。这些外部力量的介入,不仅有助于弥补内部监督能力不足,也有助于提升整体监督体系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第四,完善纪检监察人员选配与激励机制。队伍建设是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目前,一些国企纪检监察人员来源单一、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制约了监督质量的提升。对此,应拓宽干部选拔渠道,注重从审计、法务、财务等领域选拔综合素质强的干部充实纪检监察队伍。应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和职业发展机制,将履职表现与职务晋升、薪酬待遇挂钩。还应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定期组织专题研修、案例分析、实战模拟等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干部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河南公路港务局集团有限公司 杜淑新)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