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情推荐 >

  

专家的国情不应偏离消费者的国情

2011-12-25 19:03    来源:cntv





  

  根据卫生部最新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在近期几大速冻品牌食品因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而下架的背景下,因有条件允许金葡菌限量存在,新国标引来议论纷纷。对此,专家说“标准制定借鉴国际相关规定,但还要考虑到我国国情和行业产业的发展。”(《新京报》11月25日)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何兵副院长,在该院今年毕业晚会上《丰满与骨感》的致辞,获得了全社会的共鸣。何兵副院长强调:“正是因为现实很骨干,我们理想才必须继续丰满。这是一个非常骨感的时代,但是正是在非常骨感的时代,理想才能飞翔。”专家对卫生部新国标的辩解,再一次凸显了现实是如何地骨干,理想是如何地沦陷,我们除了悲叹,几无话可说。

  考虑国情,可以理解;但是,应先弄清楚什么是国情,该怎么考虑国情。我国速冻食品很多企业安全难以达标,是国情;扶持行业发展,是国情;国人对食品安全普遍担忧,难道不是国情?国人对国内食品安全标准偏低不满,难道不是国情?国人对新国标有意见,难道不是国情?国情是现实,但并不是所有的现实都是合理的。正因为国情中许多地方需要发展和改变,我们才需要理想和努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视野下,借鉴国际相关规定是必须的,但该怎么借鉴呢?毫无疑问,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国外食品安全标准,很多情况下比国内严格,这该不该借鉴呢?优质安全食品出口,国人食用次级食品的现状需不需要改变呢?借鉴国际相关规定,首先应该对国际相关规定的理解形成一个社会共识,而不应该是不顾公众感受与理解,片面以有利于自己的理解来借鉴。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2011年新修订的程序手册上说,“风险管理是一个与各利益相关方磋商后,权衡各种政策方案……并在必要时,选择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过程。”消费者是非常重要的利益一方,为何新国标的制定不与消费者磋商、而是由“专家”闭门造车呢? “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在哪里呢?即使考虑国情与行业发展,折中一个过渡期的方式,也要比降低标准要好的多啊。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现代工业社会,食品安全标准如何,直接映射着一个政府对公众生命健康的重视程度。正常情况下,食品安全标准应该越来越严格才是。目前,速冻食品爆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问题,一个常识就是,吃了会闹肚子,这种细菌是越少越好,最好没有。老的国标规定“不得检出”,正是反映了这一点。至于调整之后的新国标,是不是“更科学合理”了,也应顺应一下民众情绪,做好解释工作。

  食品安全,这更是一个骨干的时代,但国标必须继续丰满理想,骨干的国情不应该成为国标理想消瘦的理由。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