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莆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中国高速铁路里程破万
2013-09-26 11:43 来源: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南昌9月26日电(记者 齐中熙、陈春园)9月26日上午,随着南昌西、福州、莆田、三明北4个车站首发动车组列车的开行,中国第一条连接海峡西岸和中部内陆腹地的快速铁路——向莆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至此,中国高速铁路突破1万公里。
截至2012年底,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达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今年以来,随着宁杭、杭甬、盘营以及向莆铁路相继开通,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10463公里。
开通后,南昌与福州间的最快旅行时间将由原来的11小时压缩至3小时12分,南昌与厦门间的最快旅行时间将由原来的17小时压缩至4小时23分。
向莆铁路自南昌西站引出,途经南昌、抚州、三明等地市通往福州,并在福州市永泰县分线通往莆田,运营时速200公里,两端分别与正在建设中的沪昆客运专线和既有的京九铁路、东南沿海铁路等路网干线相连接,对完善赣闽区域和全国路网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南昌西站至福州站的区段设南昌西、三江镇、大岗、抚州北、抚州、腾桥、南城、南丰、西城(预留站)、建宁县北、泰宁、将乐、夏茂、三明北、尤溪、中仙、长庆、永泰、杜坞、福州20个车站,营业里程547公里;永泰站至莆田站的区段设涵江北、莆田2个车站,营业里程59公里。
开通运营初期,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18.5对,其中直通动车组5对;管内动车组13.5对。作为一条时速200公里的客货共线快速铁路,开通运营初期还将开行9对货物列车。
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负责人称,这条铁路的通车运营,江西、福建两省将分别形成以省会城市南昌、福州为中心的省内主要城市1至2小时“一体化”生活圈,两省省会间也将形成“3小时交通圈”,实现千里赣闽一日往返。同时,该铁路连接江西等中部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启“山海协作”的新里程,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人员、物资、信息、资金交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将发挥重要作用。
环保设计助力向莆铺就“中国最美铁路”
新华社南昌9月26日电(齐中熙、刘新红、李再良)穿越116座隧道,跨过237座桥梁,奔驰在武夷山、大金湖、玉华洞、青云山等沿途名胜的“风景连连看”中,全长632公里的向莆铁路,在青山绿水、山川奇秀中驭风而来,被誉为“中国最美铁路”。注重环保的设计建设,也为这条“最美铁路”增添了屏障。
层峦叠障,沟深壑险,最美的风景也给工程建设者带来最大的困扰。除自然美景外,向莆铁路设计单位中国铁建铁四院在环保选线绕避名胜、因地制宜布置桥隧、沿线站房一站一景等方面也做足了功夫,让历经7年艰苦建成的向莆铁路,不仅“速度快”,而且“风景美”。
铁四院向莆铁路设计负责人王海松介绍,环保选线是解决铁路对生态敏感目标影响的最有效手段。铁四院在设计推荐方案时,就避开了所有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及绝大部分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对受线路走向及地方设站等因素控制,绕避不开的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外围生态保护区等,采取不破坏地表景观的隧道穿越、桥梁景观设计、路基绿化植树、站房绿化美化等多种减缓措施,最大程度实现与周边景观协调。
华东第一长隧——青云山隧道全长22公里,穿越12条碎裂岩、5条大涌水地质断层和“4A”级国家名胜风景区。
“为了保护景区环境,设计时我们精心选取辅助坑道的位置和洞口的位置,尽量减少辅助坑道的长度和和个数,避免地下水流失。”王海松介绍。而在隧道下穿景区地段,防排水设计“以堵为主,限量排放”,施工阶段对地表水进行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青云山隧道在目前我国已开通铁路中第一个建成了防灾救援站,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通风排烟隧道及风机好比“巨型抽油烟机”,将有害烟气强排至洞外,疏散站台、横通道和等待区域,就是遇险乘客等待救援的“诺亚方舟”,提供紧急生存空间。
全长16.99公里的莆田特大桥,从大尖山隧道引出后,几乎全桥高架跨越莆田市区。设计以一长排30多米的高墩跨越市区的荔涵大道,大气恢弘,而流畅的桥梁线形,又如巨龙横卧云空。全桥共有19处采用特殊结构,主跨从40米到146米的连续梁或者连续钢构,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