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勺书创始人——王灵贤
2012-03-15 19:04 来源:国情网

他的作品所呈现的书法艺术给人一种兼具毛笔书法的雄浑、厚重,又具硬笔书法的苍劲活泼、轻灵。其构图跳脱不羁、古风大气,从头到尾一气呵成,有“书中藏画,画中有书”雅俗共赏之感,附和现代人的审美观点。他就是中国勺书创始人王灵贤,1942年生于河南嵩县的山村农家。现任中华勺笔书画研发中心主席、世界书画家协会中国总部常务理事、世界书画家协会勺笔委员会主席、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世界华人学者奖获得者、世界华人成果奖获得者。
2004年至2006年,王先生相继研制了书法用勺笔和书法用自来水勺笔,并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因勺笔的笔头是硬的,和硬笔书法有相同之处,对毛笔书法的基本功要求不是太高,可以把学书法的周期大大缩短,非常符合现代人求速成的需求。勺笔的出现是书写工具的重大变革和突破,同时也代表了一种书写理念。用勺笔创作的作品,所呈现的书法艺术给人一种兼具毛笔的雄浑、厚重,又具硬笔书法的苍劲活泼、轻灵。王灵贤在勺笔书法上造诣深厚,在当今书坛独树一帜。曾创作毛泽东诗词106首、道德经、孙子兵法、六体百龙图、六体百酒图等书法长卷两千多米;2005年应中瑞文化交流协会邀请,参加瑞亚文化艺术节现场展示勺笔书法艺术;2006年荣获世界华人学者奖、世界华人学者成果奖。
谈及书法创作历程,王灵贤介绍说,那是几年前在观看一部电视剧看到用筷子蘸水能成书,他突产异想,“筷子可以写字,我可不可以用喝汤的勺子来演练书法,独树一帜的独创一派呢?”当即用勺子蘸上了汤水在饭桌上写起字来,没想一发而不可收。功夫不负有心人,春来冬去、花开花落。他个性独立的风格使勺笔字很快得到了书法界同行的认同和赞许。王灵贤介绍说,他在普通勺子的内壁上增加了一个特殊物,不仅控制了墨汁的流速,而且还增加了墨汁的储存量,写出的字如行云流水般俊秀飘逸。王灵贤表示,相对书法而言,勺书的笔锋钢劲有力,字体也更加好看。勺书不仅同样可以写出正书、草书、隶书、行书和篆书等,勺书还可以弥补毛笔较软的不足,使初练习书法者很容易掌握。同时,勺子材质的特点,使练习者不用使很大的力气,也能将字体写得浑厚、有力。在王灵贤的书桌之上,笔者看到了各种质地、各样尺寸的不同勺子,就和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勺子一模一样。王灵贤随手拿起一把勺子便可即兴狂书,边写他还边解释,不管是书写什么样的字体,勺子都可以随心所欲,而且字体的大小只要根据所用勺子的大小就可以完成了。

世界华人协会主席胡荣智与墨禅先生合影

世界华人协会主席胡荣智观看墨禅先生现场创作
电视台录制墨禅先生创作

王灵贤先生和中央数字频道董事局主席王平合影留念





勺笔,因笔头是硬的,不需要练习毛笔书法的基本功,可以把学书法的周期大大缩短,符合现代人求速成,一专多能的需求。勺笔的出现是书写工具的重大变革和突破,也是一种书写理念。王灵贤在勺笔的创制过程中,有着无数的悲喜故事,也是无数人无私帮助取得的成功,王灵贤在勺笔的年轻生命中,如一轮朝阳,在无数书法爱好者的拥托下,冉冉升起!(国情网:王新杰摄影报道 共同关注:桑海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