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焦点网谈 >

  

光明日报:精准扶贫更要“精神脱贫”

2016-08-22 14:04    来源:新华网





  

7月,在宁夏银川举办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吹响了中国脱贫攻坚的总攻号角。目前,全国尚有55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规模,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部分贫困群众进取意识不强、内生脱贫动力不足成为脱贫攻坚战的最大障碍。“精神贫困”有哪些表现?精神脱贫有哪些重要意义?如何进一步推进精神扶贫,为脱贫攻坚固本培元?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

  “精神贫困” 亟待改变

  今年4月,汪三贵在湖南调研期间遇到了这样一位“精神上的贫困户”。这位贫困户在县委的对口帮扶下,找到一个做清洁工作的岗位,但是坚持了不到一个星期,就放弃了。“我才不吃这个苦,我也丢不起这个人”,当大家问他为什么不肯坚持时,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汪三贵指出,“精神贫困”是扶贫攻坚的最大敌人,“等、靠、要”思想不破除,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就不可能如期实现。

  “部分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没有很强的自我发展意愿,更多的是依赖外部扶持,而不是主动去脱贫;一部分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有脱贫的愿望,却缺乏自主的精神。这是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群众‘精神贫困’的两大具体表现。”汪三贵分析指出,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与地理、历史、文化、家庭教育等因素都有联系。

  汪三贵指出,从地理上看,一些家庭由于地处偏远,与现代经济和生活状态脱节,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因而选择了消极应对;从教育上看,有些人因为受教育程度不足,综合素质较低,不知道如何脱贫;从文化上看,部分地区的习俗文化也对贫困人口的观念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还有很少的一部分“精神贫困”是个人问题。

  “送钱送物确实让困难家庭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但仅靠这些却无法彻底帮他们改变现状,帮他们走出困境。”汪三贵指出,外力必须通过内力才能起作用。如果贫困人口自身不努力、不主动、不作为,外力再强,可持续脱贫也是一句空话。只有做好精神上的扶贫,贫困人口才能真正实现脱贫。

  认识不足 任重道远

  精准扶贫要先精神脱贫。为推进精神扶贫,很多地区不断创新思路,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在实践中,这些地区通过深入宣传发动群众,坚定群众脱贫的信心,点燃群众致富的理想。同时,借文明单位干部职工和技术人员的智慧,变‘输血’为‘造血’,反哺提升农村、农业、农民,让勤干实干成为主流。”对于各地精神脱贫的亮点,汪三贵如是总结。

  然而,在汪三贵看来,相对于物质扶贫,目前对于精神扶贫依然重视不足,未来精神扶贫之路任重道远。

  “在扶贫过程中,精神扶贫容易流于形式。”汪三贵指出,部分扶贫工作者没有认识到,最重要的是树立贫困人口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更有信心、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劳动摆脱贫困,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

  “目前,我国的脱贫攻坚更加注重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对精神扶贫越来越重视。一些地方采取教育扶贫从孩子抓起的方式,提高孩子综合素质,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产业扶贫中注重把贫困人口吸纳到现代产业中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这些都涉及精神扶贫的内容。但在扶贫过程中,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大包大揽,群众参与度低等问题。”汪三贵认为,目前扶贫工作的难点不在物质,而在于如何做好精神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的能力,让他们树立自强的精神。

  长远规划 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攻坚既要帮助贫困人口改变生活环境,更要努力改变他们的心理环境,让他们从根本上告别贫困。要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克服“等靠要”、安于贫困的消极心态,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而这就需要一种长远眼光和规划。”汪三贵认为,既要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整体偏低、精神生活比较匮乏、经济落后等现实问题,又要放眼长远,从儿童教育抓起,阻断精神贫困的代际传递;既要注重产业扶贫,又要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入手,注重信息、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输入,激发其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的信心和决心。

  汪三贵认为,精神扶贫首先要从孩子抓起,特别要做好学前教育,形成自强不息的观念;其次,要扭转成年贫困人口的不良观念,把思想引导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摒除陈规陋习,让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良药;再次,要通过综合施策、组合帮扶,构筑综合性的“大扶贫”的格局,也有利于改善贫困群众的认识偏差和消极心态;最后,还要以脱贫致富的实际效果促进贫困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要为贫困户量身定做针对性强、组合式的帮扶措施,让贫困群众形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识,促成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心态的改善。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