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国人物 >

  

时福安独创重彩葫芦 用作品诠释牡丹“福禄富贵”

2019-07-25 20:53    来源:中国国情网





  
全国人民在喜迎伟大祖国七十周年华诞之际,街谈巷议纷纷谈论“中国花卉协会发布《征求社会对推荐牡丹为我国国花》”的意向;今年早些时候,全国人大代表刘志华,在两会间也建议将牡丹花作为中国国花。对此,笔者特意走访了“重彩葫芦+牡丹”独创人时福安先生。时福安先生引用了刘志华“牡丹是花中之王,品质高雅,牡丹的美带给人舒畅的感觉……”结束这次采访。最后我以藏尾《时福安福》打油为时福安先生点赞:
 
《时福安福》
茫茫人海相见时,采访续缘也是福。

葫芦牡丹报平安,相交有年我添福。
 
---编者

时福安独创重彩葫芦 用作品诠释牡丹“福禄富贵”

 

重彩葫芦创始人时福安
 
    时福安,生于1966年10月,北京人。十几年前,我就认识时福安老师,当时他还在北京紫玉饭店工程部工作;还知道他自2004年起,就开始喜欢葫芦、琢磨葫芦、研究葫芦。最让我刮目相看、肃然起敬的是他:2016年年初,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美学大会暨首届蔡云启绘画艺术研讨会”上,被称为“中国葫芦的艺术家时福安先生,现场赠送《葫芦+蓝牡丹》予蔡云启教授”以示祝贺。

 

首尔市长邹新强(左)题写《中国葫芦第一人》
 
    赠送现场,时福安先生用自己独创“重彩葫芦+牡丹”作品诠释了“福禄富贵”。当时他激动的表示说,葫芦即“福禄”谐音,而牡丹雍容大度,花开吉祥,是福禄富贵的象征。葫芦+牡丹的创新融合,是鉴于牡丹的特殊地位,其丰富的历史渊源,且重彩葫芦市面很少有。北京人喜欢用“玩儿”形容爱好,如玩儿鱼玩儿鸟玩儿书画,玩儿虫玩儿车玩儿土片……充其量我也就是“玩儿玩”葫芦而已。一个“玩儿”字彰显了“北京爷”时福安的豪爽大气与文化沉淀。

 

欧阳中石认为:重彩葫芦别出心裁是独创


书法泰斗欧阳中石(左)与时福安合影
 
    我目睹过很多纸上绘牡丹的画家;我崇拜过很多种植牡丹的专家;我欣赏过很多园林伴牡丹的模特,但是,在葫芦上注视牡丹确是第一次。会间,我迫不及待地带着好奇心采访时福安。他说,牡丹多为画者所摘选题材,也是多为民间欣赏之富贵寓意。中国几千年的葫芦文化博大精深,我葫芦上宠爱牡丹不仅因其高贵,颜色艳丽,更因牡丹的“雍容”与葫芦的“大度”,集“福禄富贵”于一身,幸福美满为一体。

 

齐鲁书画院80多高龄的纪玉生(左)工作室指点迷津


法国老两口收藏时福安独创重彩葫芦
 
    当我走进民间葫芦艺术家时福安工作室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韩国首尔市长邹新强亲笔为时福安先生题写《中国葫芦第一人》,并授予他“中韩文化交流大使”荣誉称号。时福安回忆说,那是2015年,中国百名艺术家赴韩国参加“中韩交流年·首尔杯”高端文化交流活动,我的葫芦+牡丹作品《吉祥如意》在首尔青瓦台国立艺术馆展出时,作为国礼被“韩中企业家联合会”收藏。

 

时福安独创重彩葫芦+蓝牡丹最受追捧
 
    在谈到“中国葫芦第一人”时,时福安严肃且谦虚的说,虽然韩国首尔市长邹新强称我是《中国葫芦第一人》,但是你们媒体报道千万别说我是“第一人”啊。山不说自己的高度;水不说自己的深度;地不说自己的厚度,中国的彩绘葫芦有很多很多。我的“葫芦+牡丹+花鸟鱼虫……”重彩葫芦作品第几不重要,只要能将葫芦文化传承下去,将牡丹的“福禄吉祥、富贵长寿弘扬光大就好,被人民接受喜欢就好。

 

从葫芦选型(左)到成品(右)要经过38道工序
 
    在满墙挂满、柜子摆满重彩葫芦作品的时福安工作室,在满桌各种油画颜料和摆着半成品葫芦的工作台……这一切,彰显了时福安先生对葫芦的执着、热爱与追求。他指着那一个个成品或半成品兴奋的介绍说,我每天往工作台前一座就有说不出的喜悦,特别是这种葫芦+蓝牡丹,最受人们喜爱,现在都得提前一年预定。饭不吃不觉饿、觉不睡不觉困,犹如葫芦福安身临仙境,貌似八仙铁拐李,寿星南极翁,济公和尚等全在眼前。

 

时福安独创重彩葫芦(半成品)
 
    当问及由“喜欢葫芦、研究葫芦,独创重彩葫芦”时。时福安兴奋的说,葫芦在神话故事里始终与仙为伴,而我的葫芦作品得到当今书法泰斗欧阳中石老师的心服首肯。他当时说,重彩葫芦工艺别出心裁,是个独创。并指出了重彩葫芦工艺的改进、审美观点的取向、彩色颜料的选定等等;山东齐鲁书画院80多高龄的纪玉生老先生也曾莅临我工作室指点迷津……高人指点、仙人指路,致使我独创的“重彩葫芦+”创作水平竿头直上、精进不休。

 

时福安独创重彩葫芦+鱼虫花鸟


时福安独创重彩葫芦作品至今无一掉色
 
    葫芦有很好的家居风水镇宅作用。其嘴小肚大的外型,象征家庭财库饱满;圆弧大肚还有人事圆融寓意……总之,“葫芦+”已成为观赏、收藏、送礼的上好佳品,时福安经多年学习反复实践,终于掌握了葫芦表面不易着色,吸色性差的不足,并掌握了独特的全套颜料搭配上色手法,达到了理想效果。看似简单的重彩葫芦,从选型到成品要经过38道工序才能完成。时福安多年的创作葫芦人生中,他所做的葫芦作品无一掉色,据业内行家讲堪称一绝。

(图文编辑/刘川波)
    相关阅读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