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史教育 >

  

三名八岁小学生:笔划凭心地 言行益社会

2025-10-25 16:02    来源:中国国情网

  
  书法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在现代教育中,书法教育不仅是书写技能的培养,更是陶冶情操、弘扬国粹的重要途径。2025年10月18日,孔一雅、钟一瑄、张益铭三名小学生在北京昌平一小院里,他们用《旷古新生》、《大展宏图》等作品,欢迎“量子农业技术领域创新者”武华文教授的到来。



小朋友用最新作品欢迎武华文教授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提高,书法已正式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书法对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量子领域创新者武华文教授不仅用通俗易懂方式解读了量子纠缠深奥科学,还让复杂的量子知识变得亲切有趣。面对三位小学生用五天集中书法学习中的汗水与蜕变,武华文欣慰地表示:“八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字,太让我开心了!小学生只有走“智慧+刻苦”的路,才能适应未来社会。 



左起:钟一瑄、孔一雅、张益铭
小朋友分别与妈妈合影

 
  自幼立志长大成为书法家的孔一雅小朋友,她模仿五行书法家王炳尧老师严格的书法写作程序,动笔前静息三分钟,沉淀心绪,确保下笔沉稳有力。她反复琢磨书法笔划其笔法,力争下笔时“坐姿端正身直,臂开足安”。按老师要求做到:“耳不听故、目不观物、凝神聚齐,宁少写也要写好”。学习书法使他们学会了静心与凭心,德智体全面发展是他们最大的收获。



五行书法家王炳尧老师点评学生作品
 
  而张益铭、钟一瑄两位小朋友则恰恰相反,开始他们对书法相当抵触。“笔在他们手里转来转去,未能在纸上写反倒把舌头染黑”,甚至一度放弃。为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案,有的从“降服我心”四字开始写起,让他从抵触到主动,最后战胜抵触;有的写字“心乱如麻”,告诉他们心不静则字不稳,经过五天初学入门,他们学习书法态度的转变让所有人感到欣慰。目前“我愿意学”是他们发自内心声音。


 
  教育这趟列车唯一不变的是变,勇往直前是唯一不变。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创新教育的“新”,不但要“自新、常新,”而且还要“全新”。自新即觉醒,可使灵魂破茧;常新是创新,可使生命吐纳;全新则是境界,可使境界升华。真正的“新”就在当下。为家长洗脚新课题,经教育主动自愿为妈妈洗脚;家长带领他们在小区“草丛里捡烟头”,被清洁工阿姨表扬为“帮大忙了”,小区业主看到后,各个竖拇指为他们点赞。


 
  五天的书法学习,不仅看到他们书法技艺的提升,更是看到他们用行动证明:小学生的智慧藏在每次的静心写作,每次书法写作的提高都是努力结果。他们勇于自新、勤于常新,最终全新,是一种不断超越旧我,也是一场永不停歇的、面向勇往直前的真相。五天的书法益社会教育,使他们学会了“笔划凭心地  言行益社会”,是他们最大收获,更是他们立足于社会的根本,让他们德智体全面提升。



前排左起:五行书法家王炳尧
量子科学家武华文参加登山比赛

  五行书法家王炳尧简介:王炳尧,中国记协原《中华新闻报》秘书长,1948年1月出生于河北省隆尧县。其钻研书法艺术四十余年,同时,潜心研究书法的用笔、布局与中医、易学及思维方式的结合点,探索以书通心、以心动意、疏通经络、健康身心之路。2007年,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书石穴位养生》一书,被杭州富阳学院作为高中语文培训教材;2011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王炳尧书法集作品;2025年,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五行书法家王炳尧亲笔撰写《五行书法养生》新书出版发行。
 
(图文编辑/ 责任编辑/ 刘川波)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