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民族风情 >

  

马街书会

2013-01-11 12:27    来源:大公报





  
    二十万人在一起听说书,这么壮观的场面你见到过么?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只要你到河南宝丰的马街,便能看到这一“盛世奇观”。

    农历正月十三,是个极其普通的日子,然而,在河南省宝丰县马街村,当天近20万人的盛大场规模,使场面显得异常壮观。在这里,没有豪华的剧院,没有舒适的座椅,艺人随便找一块空地,简易桌凳一摆就开始说唱;观众随意站便能听到悠悠的琴声和韵味十足的歌喉。 

    这天,来自北京、山东、安徽、河北、陕西及河南各地的成百上千名曲艺艺人负鼓携琴,汇集马街,在空旷的麦田里,天作幕,地作台,击鼓弹琴,说书亮艺。正月十三一大早,各地艺人都从四面八方来到会场。他们一二结伴,三五为组,在河坡处、山岗上、麦地里、小路旁摆下阵式,扎起摊子,打起简板,拉起琴弦,不管有没有观众,便有模有样地说唱起来。外地艺人来赶会,多是要提前几天动身的,虽然是千里迢迢,但他们从来不用担心,书会上没有观众。七百年来,不管是丽日融融,还是遇到了雨雪风天,书场照样红火。

    前来赶书会的民众,则一个个扶老携幼,拖家带口,有时还要顶着凛冽的寒风,沿着乡间公路和村边小道潮水一般向马街涌来。从早上五六点起一直到下午一点,一直有人从四面八方涌向书会现场,下午二点左右达到高潮,每年正会当天,都有超过十万的当地民众前来赶会。

    书会期间,马街的街里街外、坡上坡下、庙前庙后,到处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说的、唱的、听的、看的、游的、逛的,好不热闹。遇到雨雪天气,人们打着雨伞,穿着胶鞋,踩着泥泞乡道、乐呵呵地照说、照看,兴致丝毫不减。当地有资料显示,清朝末年,当地规定凡到会艺人都要向火神庙进一枚铜钱作香火钱。书会结束时,人们其清理两千七百余枚铜钱,这意味着当年到会的艺人有两千七百位。

    近年来,马街书会盛况空前,书摊多达七八百个,说书艺人每年都在千人以上。中国著名评书演员刘兰芳、田连元,相声演员姜昆、唐杰忠、赵炎等名家也都曾到此会献艺,使马街书会更添风采。

    书会具体源于何时,没有人知道,但每年书会期间,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艺人携鼓提琴,云集马街,而马街人也给予极大的热情,不管你来自何地,只要是前来参会的艺人,马街人都免费给提供食宿,直至书结束,七百年来一直如此。也许正是因为马街人的朴实与善良,才便得天下艺人每年不远千里到此献艺。据了解,因路途遥远,从初八就开始赶往马街村。正会当天,马街村东头的田野间如同一个大都市,到处是比肩接踵的人群,应河两岸,蜿蜒六七公里。

    对于马街书会的成因,至今仍众说不一,在当地,马街书会的起源有四个版本,最可靠的是马街广严寺及火神庙碑记载:古刹大会源于元代,盛于明、清,一直流传至今。不管是何种起源,凡到马街书会亮书的艺人,到火神庙里烧香朝拜是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然后规规矩矩地为神说唱一段,希望能得到神的保佑,能把书尽快“写出去”。

    艺人在书会上说唱为“亮书”,就是自己的看家本领拿出来,展示给观众;如果有人邀请艺人说唱则为“写书”。“亮书”的目的是为了展示自己,为了能让自己被“写”出去,“写书”也并非指著书立传,而是自然形成的一种文化交流现象。在过去,如果家里“有事”,就来到书会上选择艺人,选择自认为好的,便私下与艺人达成“书价协议”,或找经纪人在袖筒里比划价格,说定后就留下日子,请说书人家中演唱。邀请“写书”的人中,有致富后还愿的,也有盖新房图吉利的,也有娶媳妇助兴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在书会的艺人堆里,有名家大腕、高龄老人,也有四、五岁孩童。有三口之家组成的、也有几人联帮组成的说唱团。当然也有不少唱独角戏的艺人,他们有的在地上栽一根木杆,绑上一个小扬声器,便自拉自唱起来;有的干脆将小喇叭放在田埂上,坐在土坡上或是站在田间自娱自乐。书会期间,唱得最好的,最受群众欢迎的艺人被称为“状元”。

    马街书会上乐器十分庞杂,种类之多,令人称奇;曲种曲目之繁杂,全国少有,既有河南的坠子,还有三弦书、大调曲子、大鼓书、评书,徐州琴书、道情、湖北渔鼓、凤阳花鼓、四川清音、山东快书、陕西快板应有,有人统计近年来马街书会经常出现的曲种有近二十种。

    近年来,马街书会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等海外学者前来观摩。如今的马街书会,已成为中国曲艺界的一支奇葩,一块“曲艺圣地”,这种地位,无论哪国学者前来研究,也许他们永远弄不明白:在过于的七百年间无人通知,无人邀请,更无人刻意组织,这一盛会是因何能延续至今;没有固定的观众,空旷的麦田有何魅力,能让艺人如痴如醉地唱上一整天?(文:王永记)

 
责任编辑:理杰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