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福林太庙演讲:礼乐文化及其传承价值
2021-12-23 17:49 来源:中国国情网

贾福林先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专业,他毕生致力于太庙文化的研究。1999年完成了太庙文物解说词的撰写,太庙立起的文物说明牌,许多网站、许多学生、青年人和老人纷纷来抄写。从此,文化宫所埋藏的太庙文化的内涵才为公众所知。
200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贾福林先生专著《太庙探幽》。这是史上第一本系统研究太庙的学术专著,被众多的中外图书馆、研究机构和传统文化研究者收藏。当年就被文物出版社送展美国洛杉矶亚洲图书博览会。贾福林先生曾担任中央电视台专题片《探秘皇家祖庙——太庙故事》文化顾问;曾在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国园林大讲堂、西城图书馆、中关村图书大厦、北京人文大学等大学担任传统文化讲座主讲人。

长期以来来,贾福林在研究祖先祭祀的基础上,逐渐认识到太庙所承载的“礼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后经潜心研究于2015年出版了礼乐非遗专著《中和韶乐》。他继续坚持研究,对礼乐文化有了全面的认识和全新的解读,特别是对礼乐文化的现代价值有了许多创新且极为重要的新观点。这个重大课题,正是他今天在太庙大讲堂演讲的内容。

演讲中,贾先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太庙是什么?礼乐文化是什么?贾福林先生不仅引经据典,精辟分析,清晰的讲解,而且运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演示中使用了大量照片、图表,更直观地把现代人陌生的礼乐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生动准确。并且把晦涩的古文转化为好听的故事,让普通人能够较为容易地了解、理解复杂的知识。

在谈到太庙的建筑时贾福林先生认为,太庙是祖先留给子孙的瑰宝,太庙的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太庙无是论地理位置,还是心理位置,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处于国家和民族的中心。随着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其首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汇点的特征和重要性就更加凸显。共同祖先尊崇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而且是国家民族的核心凝聚力所在,是中华民族万年大统的根本保障。

在谈到重建礼乐文化的困难和阻力时,贾福林先生提出了重建礼乐文化的具体建议和措施。作为非物质文化的遗产,祭祀祖先的形式和礼仪要传承创新,挽救重建太庙礼乐、申报世界遗产、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礼乐融入现代生活、把太庙建成中华祭祖和礼乐的中心场所。祭祀对历史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共同祖先。太庙的未来:是建成中华祭祖和礼乐的中心场所。使太庙祭祖和礼乐文化不再是少数人的行为,而变成全民祭祀共同祖先,理直气壮地向祖先学习智慧,从祖先伟大的功绩和人格中吸取力量,获得祖先的护佑和吉祥。在传承中创造新文化,为当代和后代谋求福祉。
连续两个多小时的激情演讲,大家被深深吸引,竟然忘记了吃饭。贾福林先生的真知灼见,深深地征服了大家。特别是得知他这次是带伤演讲时,大家对先生的敬业和达观精神更是感人至深。贾福林先生借用周总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幽默地说“我以我血荐礼乐”。最后他回答了大家关于“天坛礼乐和太庙礼乐”的区别,礼乐重建的服饰等专业性很强的提问。(图文整理/刘川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