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焦点网谈 >

  

种粮补贴补了谁

2012-02-29 17:16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焦点访谈):种粮直补的惠农政策已经实行第8年了,这一补贴是按国家核定的耕地种植面积来计算的,种多少补多少,补贴到户。这一政策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给农民带来了好处。然而,一些人却想方设法骗取补贴。在湖北省麻城市,焦点访谈记者进行了调查。

    多种手段套取粮食补贴

    在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公布着2009年至2011年该省种粮补贴发放的明细表,在这里可以看到每一个村每一个农民种了多少亩地、领取了多少种粮补贴。但记者在湖北省麻城市宋埠镇野鸡岗村的种粮补贴发放表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该村的明细表上,许多相同的名字多次重复地出现。

    记者到野鸡岗村进行实地调查,首先找到了一位名叫郑承梅的村民。郑承梅的小儿子名叫袁新喜,常年在外打工。在野鸡岗村种粮补贴发放表上,袁新喜的名字出现了多次,在他的名下有两块耕地,面积有20多亩。

    统计表上显示,郑承梅全家共有三十六亩承包地,2011年共领取种粮补贴3000多元。可郑承梅一口咬定,她家只有三亩多地,而且,有土地承包证为证。从土地承包证上看,郑承梅家耕种的土地的确只有3亩六分五,而不是36亩。

    家里的地怎么一下子从三亩六变成了三十六亩,郑承梅不清楚。她只知道,2011年,他们家按照三亩多的标准,一共领过500多块钱种粮补贴。远不是统计表上登记的3000多元。

    统计表上显示,野鸡岗村有一名村民名叫袁立军,他的名下有12亩地,记者试图找到袁立军了解相关情况。村民告诉记者袁立军是村里的五保户,已经去世十几年了,在村里根本没有地。

    一位已经去世十几年的五保户,登记表上居然显示他一直耕种着12亩土地,还在去年领取了粮食补贴和柴油、化肥等各项综合补贴。

    监管不力资金流失

    记者走访了野鸡岗村的村干部,发现对于虚报耕地面积冒领种粮补贴款这件事,这个村的村干部不仅心知肚明,而且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在粮食补贴发放表上,村干部们及其亲属们的名字多次反复地出现。

    种粮补贴,顾名思义,只有种了粮食的田地,才能享受补贴。而野鸡岗村的几百亩虚构的粮田,实际上却是鱼池和茶园。

    村民们的耕地面积被夸大,发下来的种粮补贴,村民们没见到钱。这些村干部及其亲属们领到的钱,是不是揣进了个人的腰包,由于没有具体的明细账目,记者也无法查实。据了解,粮食补贴政策是从2004年开始的,到今年已经八年了。那么野鸡岗村虚报冒领的种粮补贴的钱,一共有多少呢?

    仅从账上看,这个村一年冒领的种粮补贴的钱,就有五万多块钱。如果加上前七年的,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那么,这么多宝贵的资金被冒领,相关的职能部门为什么没有察觉呢?

    据乡镇财政所一位领导说,他们主要是根据土地经营权证来审核,可记者看到的种粮补贴发放表上漏洞百出。一家的土地承包证本来应该是一个户主,可这里变成了多个;领补贴,一个名字按说只能出现一次,可在表上却反复出现相同的名字,甚至同一页纸上就出现了几次。

    按照相关规定,野鸡岗村享受粮食补贴的粮田亩数是2500亩,可他们实际发放粮田补贴的亩数却达到了3800亩。那么这些虚报冒领的种粮补贴,究竟干什么用了呢?村里说这些钱都放在村集体的账上了。在村里花销的账上,记者发现许多开支都是烟酒、吃喝费用的白条和单据。

    野鸡岗村骗补的手段一点也不高明,甚至破绽百出。但是多年来居然屡屡得手。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钱是国家财政拨付的,一些地方就把它当成了唐僧肉,所谓的监管措施,公开程序都成了摆设,惠农补贴变成了一些人的吃喝款。每年,国家投入数以千亿的巨额资金用于农民生产补贴,如果这笔钱出现了漏洞,将直接伤害到农业发展这个命脉,偏离惠农政策的初衷。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