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企业需要真正品牌意识的回归
2011-12-31 18:29 来源: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是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东莞,其意义更是重要得多。外向型企业众多,其贴牌经营的生产模式导致很多企业没有自主品牌,这是东莞企业面临的实际。在目前企业开拓内需市场的背景下,品牌的缺失对于那些不谙内销市场的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没有品牌,只能永远替别人打工”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曾在不同的场合作此表示。
其实,为了推动企业创立品牌,树立品牌意识,政府付出了很大的财力。2004年2月出台了《东莞市名牌带动战略实施方案》,提出运用公共财政杠杆,推动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同时启动了对新获得名牌产品、著名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等称号企业的奖励措施。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企业,奖金有100万之巨。
此举极大地推动了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但是对于一些企业来说,他们创牌的动力不是来自于企业自身的经营需要,而且为了种种短期目的,仅仅是为了创牌而创牌。创牌之后,对于品牌的继续经营却失去了进一步的动力。东莞目前有133个广东著名商标(截至2010年1月1日),但今年就有11家广东省著名商标被摘牌。更让人唏嘘的是,在这11个品牌当中,其生命周期大多不过三年。虽然不幸各有各的不幸,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业主都是勤于创牌而疏于经营品牌。其中真正的原因还是和缺少真正的品牌意识有关,品牌的力量来自于长期的经营。对于政府来说,相对于时点上的奖励,对企业更应该建立一个长期的激励机制。
其实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产品的质量是品牌的血肉和灵魂,而品牌则是企业质量水到渠成的名分。品牌不是什么权威机构封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检验由消费者共同认可的。
现在国家质检总局暂时停止申报中国名牌产品,其实这才是品牌意识的真正回归。对于企业来说,目的并不是为了创品牌而创品牌,而是因为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有了品牌,而不是有了被封的品牌才有了消费者。这是市场的法则,而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诡辩。企业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才会正确地看待政府对创立品牌企业锦上添花的奖励,也才会让真正的品牌意识回归。
品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其实对于真正的王者,即使“无冕之王”,也足以让竞争对手望风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