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政务互动 >

  

为什么8万吨的粮库空了没查出来?

2011-12-21 16:20    来源:





  
信息关键字:调查报告



    粮库本是拿来存储粮食的,但是,它却空了,竟沦为个别人虚报粮食存储量以套取国家保管费的工具。安徽当涂粮库就属于这种类型。据4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这个存储中央、省、市三级储备粮总容量约8万吨的地方,目前粮仓大门落满灰尘,成人拳头大的锁布满铁锈 ,只有门卫和办公主任两人在上班。该办公主任表示,“去年秋天就已清仓了,没有一粒粮食”。
    在此,笔者无意去追问当涂粮库为何就“空了”,而更关心当涂粮库“没有存粮”这个秘密如何被曝光的。原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身为政协委员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提交了一份有关粮库空置问题的提案。温家宝总理对此专门作出了批示,还要求有关的粮食局长来找袁隆平。
    值得注意的是,当自己的提案得到重视甚至获得温家宝总理的批示后,袁隆平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张扬,而是很低调地说:“我觉得还是要微服私访,大张旗鼓去检查怎么看得出问题!”正是受袁隆平这句“微服私访”的启发,媒体记者和农科院研究员才乔装打扮成非执法人员,以“调查粮食害虫”的名义对那些粮库展开调查。
    问题就在这里,我国有关粮食存储量的普查工作几乎年年都在搞,为什么一些地方的粮库却成了漏网之鱼?为什么一个总容量约8万吨的中央、省、市三级储备粮库没有一粒粮食却没有被查出?显然,这说明此前我们有关粮食存储量的普查工作是不到位的,执法环节存在漏洞。在一些地方,粮食存储量的普查工作沦为走过场,工作人员下去走一圈,连粮库都没有进就算执法了。结果呢,粮库的工作人员钻空子,他们为了虚报粮食存储量套取国家保管费,就乱报数据。
    当前一些主管部门执法,习惯了大鸣大放,似乎专项检查不是靠“查”,而是靠声势浩大的“宣传声”就能搞定。其实,这种做法弊端非常大。想想看,当听到专项检查的风声,被查对象还不赶快把“漏洞”堵起来,把罪证藏起来吗?在一些专项检查里,检查人员还没有出发,被检查对象就早已在声势浩大的“宣传声”中做好了一切应付准备工作了。
    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马虎不得。期待各地执法部门能够切实行动起来,通过微服私访和突击检查的方式,真正弄清国家的粮食的储备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推荐图文

    国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