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量子技术应用主要集中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量子农业技术创新者武华文先生自1992年起开始研究量子技术。三十多年来,他用毕生精力提出新理论,利用新模型,经过十二项目(其中包括政府三项),上千次科学实验,对物质“波粒二重性”有了新认识。他认为“第三种波粒二重性”是存在的,即"波可转换为物质"。并将其应用于农业、医学、环保等多领域。
内蒙古包头量子玉米实验田
武华文(右)、推广中心领导王春晖(左)
武华文研发的“量子农用肥普及使用”,让五谷作物、瓜果菜蔬,无论是产量,还是口感都有了飞跃发展。黑龙江省土肥[2018]16号文件﹕《关于开展黑土地保护及减肥增效相关新型技术产品示范推广的通知》中批准推广该量子技术处理的新型氨基酸水溶肥料。截止2000年,武华文研发的量子农用肥,在全国已种植上亿亩。他为农业发展的巨大变化之快可谓日新月异,在强本节用上为农民做出了卓越贡献,其神奇效果让种地也变的高科技。国家发改委严谷良副司长(在学术界被尊为科技战略设计师,袁隆平、王选是他支持的)称之为:开启中国特色新科技革命。
武华文(右)在内蒙古包头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
为验证量子技术在控制地下线虫(一种生长在植物根部,较难治理的虫害)方面的独特作用,内蒙古包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本市线虫发生较为严重的种植基地开展了相关实验。其结果表明:量子技术处理区与非处理区西红柿产量增长37.5% ,最后结论是:"量子克线虫专用肥料在控制线虫危害方面具有明显的克虫与增产作用。"中国农科院原国家化肥质检中心原办公室主任南春波研究员号召:让量子技术走进农业。
武华文教授1973年高中毕业后,在北京丰台区王佐公社插队,当过牧牛官、干过生产队长、担任过腐植酸肥料厂厂长。他从事量子科学研究与应用三十三年来,2005年他首次提出量子农业概念,2022年出版发行《量子农业》一书。他还曾当选“中国量子科技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主席”,现担任“中国巨系统协同创新平台特邀主席”。
为表彰中国量子农业技术新突破,科技部主管的创新方法研究会特为其颁发奖牌。奖牌显示:在全国科技创新卓越奖项评选活动中,你单位参与的《在中国创建量子农业新领域》科研成果。该成果凭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项目管理,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特授予科技创新卓越成果一等奖。颁奖单位:创新方法研究会创新能力专业委员会。
(编辑/刘川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