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国人口 >

  

北京常住人口3成为外地人 居住证有助摆脱暂住尴尬

2012-02-08 10:59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2月7日电 (记者 李叶)“常住北京还要办理暂住证,真让我哭笑不得,也总让我觉得自己还没有融入这座城市。”家住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附近的小陈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小陈来北京十几年,现在有房有车有工作,就是没有户口。春节前,社区民警走家串户进行安全检查,提醒他带上房产证办理暂住证。

  日前,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表示,北京居住证政策有望今年出台。对此,小陈感到疑惑:“居住证政策不是早出台了吗?”记者调查发现,小陈说的是工作居住证,它跟刘敬民谈及的居住证不是一回事。

  “暂住证”和“居住证” “一个字”的超常价值

  “暂住证”和“居住证”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对于北京市流动人口来说,意义或许截然不同。后者不仅是心理上的宽慰,更可能给生活带来诸多方便,因此备受社会关注。

  早在2005年,就有报道称,北京市公安局透露暂住证有望于当年7月取消。

  2007年,又有报道说,居住证将取代暂住证,居住证持有者将享受北京市民的待遇。

  去年北京市两会上,有代表、委员提出,取消暂住证,给为北京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并已在京“安营扎寨”的外来人口提供更多服务。

  今年,关于居住证的问题仍是热点。在北京市“两会”政务咨询会上,对于持有居住证是否可以享受市民待遇的问题,刘敬民表示,“我们主要会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商量,目前还正在调研”。

  刘敬民介绍说,暂住证主要是面向务工人员,而居住证则普遍实行,面向整个在京流动人口。与暂住证不同,流动人口凭居住证可以享受相关的公共服务,而相关部门则可以凭居住证来掌握北京的资源、人口、工作等情况。“北京的居住证应该在2012年出台,但还会有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604.3万人,增长44.5%;平均每年增加60.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8%;全市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5.9%。

  小陈作为这700多万人中的一员,对申领居住证“十分期待”。

  工作居住证与居住证 多“两个字”意义不同

  “办理工作居住证的门槛要比暂住证高很多。”枣营南里警务工作站的社区民警向记者介绍说,“工作居住证可以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上申请,目前只有小部分人有,工作居住证与媒体最近报道的居住证不一样。”

  记者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上了解到,从2003年开始,北京市为吸引并鼓励各类优秀人才来京创业和工作,开始执行工作居住证政策。工作居住证除了对申请人做出资格要求外,还对申请单位提出了要求:申请人必须满足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并取得学士(含)以上学位、在京有固定住所等条件;申请单位应该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外国(地区)、外埠在京设立的非法人分支机构。

  根据规定,非京籍居民在获得工作居住证后,可以在子女入学、保障性住房申购、出国行政审批、参加生育保险等方面,以及在北京市房产限购及车辆摇号政策中,与本地户籍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据报道,截至2010年底,北京持有工作居住证的人口约在50万左右,北京市各类高科技企业、金融企业以及国家级、北京市级重点产业园区以及北京市重点的招商引资企业,都拥有相应数量工作居住证指标。根据北京市总体的管理方式,工作居住证属于审核制,原则上不进行总量控制。

  由此可见,工作居住证与居住证不是同一种证件。使用前者是为了引进人才,而后者主要用于管理流动人口。

“五花八门”的居住证 应统一城市居住证制度

  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居住证制度已在一些省份实行。记者根据各地媒体报道统计,目前至少已有天津、辽宁、上海、浙江、江西、湖南、广东、青海、新疆等9省份在全省(市)推行居住证,河北、江苏、山东、湖北、海南、陕西、贵州、重庆等8省份将全面推行该制度。

  记者发现,目前已推行居住证制度的省份中,居住证形式“五花八门”。比如:江西省居住证与二代身份证需同时使用,有效期分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四种,持证人享有11类权益;青海省居住证有效期分为六个月、一年两种,持证人享有7项权益。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韩德云曾在2010年两会上认为,一旦居住证制度形成各地“自行其是”格局,将会影响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他建议,国务院统一制定《城市居住证制度实施办法》,统一明确推行居住证制度的基本标准和内容,要求重点在沿海等劳动力输入地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

  有评论认为,居住证凸显了对外来人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权益保障的功能。由此就产生一个问题,当地公共资源的供给能否满足需求?如果居住证所内含的权利全都付诸实现,那么无疑对城市管理者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针对附着在居住证上的权利与利益,政府首先应该做好物质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储备。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