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国军情 >

  

驾战鹰,守护祖国天际线

2019-01-04 11:22    来源:人民网





  

郝井文训练归来。
  李吉光摄(新华社发)

  郝井文和他的团队。
  万 全摄

  核心阅读

  低空飞行、实弹打靶、“红剑”演习……无论面对多危险的任务,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郝井文脸上依然写满自信与从容。近年来,郝井文带领部队出色完成钓鱼岛空中维权、东海防空识别区常态化管控等重大任务。他怀揣家国情怀、演练中勇闯新路,带出一支搏击空天谋打赢的过硬战斗队。

  

  这是强国兴军历程中的一道重要航迹——

  2017年12月18日,依照相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中国空军出动轰炸机、歼击机、侦察机等多型多架战机,成体系飞越对马海峡赴日本海国际空域训练,提升了远洋机动能力。

  一年后,亲历和见证中国空军新航迹的特级飞行员郝井文,在北京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郝井文是谁?中国空军歼击机首次飞越对马海峡的编队长机飞行员,空军首届对抗空战比武“金头盔”飞行员,从“王海大队”成长起来的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全军爱军精武标兵。

  郝井文带的团队有多强?6次夺得空军“金头盔”“金飞镖”等实战化军事训练比武竞赛团体第一,10人次夺得“金头盔”、6人次获得“金飞镖”。

  郝井文都有啥成绩?他带领部队出色完成钓鱼岛空中维权、东海防空识别区常态化管控和前出西太平洋、飞越第一岛链等重大任务,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上作出重要贡献。

  采访中,记者和郝井文谈起正在国家博物馆展览的“金头盔”和纪念封,他说:“我们‘70后’飞行员,是在改革开放、改革强军中成长起来的。看到国家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就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

  用实际行动,诠释报国之志——

  “这么好的训练平台,这么好的装备,必须练好打赢本领”

  “中华民族经受了太多的苦难与忧伤。”郝井文说,1975年出生于山西省寿阳县一农家,他的父亲是教师,常给他讲一个鬼子拿着一杆枪,驱赶一群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的屈辱史。每当听到这里,他都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强者,都是含着眼泪在奔跑。”从军后,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报国之志。

  2011年,在空军首届对抗空战比武中,时任团长的郝井文以领先对手几十分的骄人战绩,斩获“金头盔”。大家向他道贺,他却说:“有着赫赫战功的王牌部队,这么好的训练平台,这么好的装备,必须练好打赢本领。我最怕的是这支王牌部队,战斗力在我们手上下滑。”

  2016年深秋,郝井文带队参加空军“红剑”演习,空中加油是空转途中的考核课目之一。

  “空中加油要不要实施?”郝井文琢磨,由于加油高度实在太高,受油机加减速性能变得迟钝,推油门感觉不到前进,收油门速度降不下来,加油管在无规则大幅摆动。尽管平时的训练,他能做到一次精准对接,但这次他先后对接3次,才加油成功。

  这样的极限挑战,在郝井文身上还有很多。那次空军“红剑”演习,郝井文被选入战役级指挥班子。在首战0∶2失利的情况下,他大胆提出夜间多机密集编队超低空突防。运用这种战法虽然攻击难度、突防风险成倍增加,却是破“敌”体系的出奇制胜之招,最终蓝军以4∶2反败为胜。

  郝井文直面挑战,来自于一种使命忧患:空军作为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重要力量,打赢能力要与新时代使命任务相适应。飞过去没有飞过的航线,到过去没有到过的区域,空军实战化训练正在向高原、大海和远洋拓展延伸。

  捕捉先机,勇闯新路——

  “精忠报国,要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不敢做的”

  郝井文把每次任务都当作第一次,更当作打仗前的最后一次。在他的带领下,团队飞极限、打边界,自由空战、自主对抗。训练越来越近似实战。

  有一次,郝井文带队参加演习对抗。拿到进攻航线,他逐一分析,根据任务重新规划航线。

  有人提醒他:航线是花了很长时间做出来的,你全部改掉,如果输了怎么办?

  “不去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指示,打仗还需要我这个指挥员吗?”郝井文坚信自己设计的航线能避“敌”锋芒。

  果不其然,原定航线上被对手布设了天罗地网,而郝井文规划的航线上却没有遇到太多的抵抗。前4个飞行日,指挥部给定的攻击目标,全被郝井文团队拿下。

  有一年,空军“红剑”演习拉开帷幕。专业蓝军的突然加入,把红军战机打得措手不及。两个演练日过去了,红军飞行员也没摸清他们的套路。

  作战筹划会议上,指挥班子成员一时找不到应对之策。郝井文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他们不按套路出牌,我们就出奇制胜。与兄弟部队干扰设备先进的异型机组成密集编队突防,打他个措手不及!”

  “太危险了!”指挥班子成员提出异议,异型机混编作战从未尝试过,更何况是在夜间低空条件下实施。

  “如果是真打仗,安全和打赢,哪个重要?”郝井文力排众议,斩钉截铁地说,“我绝对有把握,就算有责任,由我来扛!”

  让对手没想到的是,8架战机多路进攻,突然出现在蓝军集结地上空,预定攻击目标全部被拿下。这一战,红军大胜而归。

  “精忠报国,要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不敢做的。”2017年5月,郝井文所在部队率先试用新一代训练大纲和法规。他带领飞行员突破以往的飞行“禁区”,将手中武器装备作战性能挖潜到极限。

  善于捕捉先机,勇闯新路、敢吃“螃蟹”,使得郝井文一次次站上新的“起跑线”。近年来,郝井文带领团队在全空军率先展开海上自由空战、远海超低空飞行、夜间常规武器打地靶等多项开创性训练,打仗的“铁拳”越攥越紧,越挥越有力。

  以上率下,刻苦练兵备战——

  “我第一个上,大家跟我来”

  身处战斗准备前沿,郝井文深深感到,对手在倒逼,任务在牵引,装备在发展,体制在变化。他思考最多的是,作为一名指挥员,如何敏锐地跟上这些变化,使战斗力节节攀升。

  2015年盛夏,海训转场当天,机场附近出现大量雷暴云,并向机场上空快速移动……

  “我先上去看看情况。”郝井文驾驶战机第一个冲上云霄观察天气走向。他发现天气虽然已到边缘条件,但还有起飞“窗口”。

  他立即通报情况:“空中有云缝,抓紧定下转场决心!”

  指挥员一声令下,10多架战机快速跟进起飞。当最后一架战机消失在茫茫云海的那一刻,机场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那次真是分秒必争,太惊险了!”飞行员何明说,“如果没有郝旅长冲锋在前,没有他对复杂天气的精准‘把脉’,上级命令根本无法完成。”

  “空中指挥员善于指挥打仗,才能更好守卫祖国领空。”在郝井文看来,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要求部队能打仗打胜仗,指挥员首先得具备打胜仗的能力。

  翻开该旅飞行训练记录,无论是高难课目,还是重大任务,郝井文始终是飞第一架次、第一梯队,振翅鹰阵最前端。

  2017年12月18日,空军战机编队飞越对马海峡进行远洋训练。当天,郝井文驾驶战机飞在第一梯队,在海上国际空域与编队飞行员果断应对外国军机干扰,确保了既定训练目的的达成。

  “我第一个上,大家跟我来!”那年初春,郝井文带领团队正在沿海一线某机场执行驻训任务。某天凌晨,部队接到上级命令,紧急升空应对突发情况。郝井文组织全负荷大强度出动、全员额熟悉战场环境,连续不间断出动战机,有效维护国家权益。

  这次任务,郝井文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在与对手多次空中对峙中吃透对手,摸清底数,用真实战场环境检验飞行员战斗精神、战斗本领,创下了多个“首次”。

  因材施教,大批“空中尖刀”脱颖而出——

  “为国仗剑,需要培养大批能打胜仗的飞行员”

  “漂亮!经典!”4枚火箭弹将一辆装甲车穿透掀翻的那一刻,郝井文连连叫好。

  空军“金飞镖—2018”突防突击竞赛考核,令郝井文如此兴奋的是只有29岁的年轻飞行员汤书杳。

  起初,郝井文安排汤书杳上这么大的擂台,曾有人不解,让年轻同志参加空军比武还是有风险,搞不好就会砸了王牌部队的招牌;还有的劝郝井文,培养年轻飞行员要按部就班,步子应该稳一稳。

  “墨守成规带不出一流团队!”郝井文说,未来战场是“群狼”作战,平时年轻飞行员总是窝在家里训练,不让他们出去长长见识,他们靠什么打赢对手?郝井文的决策不是盲目的。参加这次考核的飞行员,有一半与汤书杳年龄相仿。郝井文亲自驾机逐个带教考核,把短板弱项解决在比武前。

  这次考核,该旅一举夺得团体第一、个人前两名,汤书杳首次亮相即斩获“金飞镖”,成为空军迄今为止最年轻的“金飞镖”得主。

  “雏鹰”要变成“雄鹰”就要搏击风雨。2017年底,该旅参加实弹打靶,所有年轻飞行员全部打精确制导武器,全部在边界条件下打,全部精准命中目标,精彩演绎了新时代中国空军年轻飞行员矢志打赢的自信豪迈。

  打破常规,是一种刺激的体验,而刺激的目的是让飞行员寻找到打仗的感觉。

  在该旅的一次交流中,年轻飞行员赵波深有感慨地说:“一百次模拟比不上一次实打,有了这样真刀真枪的历练,我们有足够的信心打赢下一场战争!”

  “为国仗剑,需要培养大批能打胜仗的飞行员。”近年来,郝井文带领他的团队在空军实战化演兵场上6次夺得团体第一,涌现出“矢志打赢先锋飞行员”荣誉称号获得者王立、“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王磊等一大批强军先锋。

  某旅机场东方,启明星眨着眼睛,守望着这群在刀尖上战斗的飞行精英。突然,警报响起,他们义无反顾地驾起战鹰,又一次冲上了九霄。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19年01月04日 06 版)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