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时政要闻 >

  

与民生息是最关键的经济转型

2016-11-21 10:15    来源: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 姚大伟 摄

与民生息,就是要通过减轻企业和居民的实际负担,激励这些经济社会的财富创造者,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最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做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工作听取有关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并明确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破解民生难题,回应民生关切、满足民生需求也是增添发展动力。

继明晰减税清费也是积极财政政策后,将破解民生难题,满足民生需求当作是一种增添发展的动力,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决策层对民生工作的重视,而是改革观、发展动力观的重要继承、发展和提升。

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一直被传统地看作是一个“鸡与蛋”的难题:改善民生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只有经济发展了,发展的蛋糕做大了,才能为改善民生提供更多的经济社会资源,经济发展跟不上,改善民生就可能面临“无源之水”之虞,而民生的改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拓展经济发展的可行边界和空间。这种传统的认知,使得经济发展与民生面临着隐性的“两难困境”,即是先发展民生,还是先把经济发展搞起来。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更强调经济发展对民生改善的基础和保障作用,并将经济发展问题排序在相对优先的位置,并认为经济发展了,民生的改善就是水到渠成的问题。然而,在实践中,两者不免存在冲突,如在政府财政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建设型财政支出一度是较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力量,而建设型财政支出一定程度上对民生改善产生不同程度的挤出效应,毕竟财政收益既定的情况下,支出的天平向建设型财政倾斜,就势必减少公共财政领域的投入。


 

为此,尽管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后,决策层多次强调要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事业,探索构建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包系统,但保增长和稳增长的情势下,民生投入方面确实面临着知易行难的现象。

“满足民生需求也是增添发展动力”的理念提出,可以说是决策理论和发展指向上的重大发展,是在发展动力机制上的一场激励改善。忽视发展动力上的激励约束机制,发展动力将难以达到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就会导致有发展动力的意愿共识,却缺乏行动共识,而改善民生实际就是对市场主体行为共识的有效激励,这实际也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解决的动力激励的重要环节。

如何理解呢?其实,改善民生就是,政府要极尽所能向各类市场主体提供防护型保障和透明性担保,向私人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社会基础保障包,免于私人部门生存焦虑的压力,那么完善的民生保护和严格的产权保护等,将给私人部门提供一种向前发展的动力激励机制,进而从供给侧激活市场活力、迸发创新的能量,并从需求侧上通过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包缓解私人部门的后患之忧,使其敢于投资和消费。

显然,改善民生看似发生在再分配的需求侧,但其发散效果是为供给侧注入一种发展动力的激励效应,帮助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经济发展动力的有效激励问题。

当然,要使改善民生真正在供给侧产生动力激励效应,就需要继续通过简政放权等行政体制改革,再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将传统的行政管制思维逐渐转向行政共治思维,倡议政府与市场的共治理念,行政的施力方向更多转向公共民生和维护经济社会的良好秩序维护上,即向经济社会提供透明性担保和防护型保障服务。

同时,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减税清费改革,甚至不惜推动公共服务财政赤字来降低经济社会的真实税负,与民生息,通过减轻企业和居民的实际负担,激励这些经济社会的财富创造者,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总之,改善民生不应理解为单纯的再分配问题,若将其树立在为供给侧的动力提供激励机制的视角高度来看待,将有助于拓展和丰富供给侧改革的内容,为经济社会注入激励动能。(作者 刘晓忠)

    相关阅读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