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情民生 >

  

墨痴杨建文新春送文化下乡 周村80位老人获赠书法

2020-01-21 11:08    来源:中国国情网





  
腊月二十三小年当天,俗称“京城墨痴、江湖痴人、黑白凡人”杨建文先生一行下乡,前往北京平谷区大兴庄镇周村送书法、送文化。书法家杨建文在周村图书室现场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为周村80位八十岁以上老人赠送风格迥异的《寿》字作品。祝福老人们健康长寿,新春愉快。

 

八十岁以上老人喜获风格迥异的作品《寿》
 
    周村书记、主任王清,看到众多老年人围观欣赏作品时,他兴奋地说,民间称“77岁为喜寿、88为米寿、99则为白寿,” 经几千年的发展,寿文化更加完善。这次举办“寿”文化下乡“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树立农民的文化自信;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缩小城乡差距。王清书记对杨建文下乡服务,周村表示赞赏。

 

王清书记对杨建文《寿》字作品表示赞赏
 
    杨建文: 1950年生于北京。杨建文现任中国诗书画协会副会长,和谐书画院副院长,大中华国际名人书画院副院长。杨建文爱国孝祖,他自幼刻苦临摹颜真卿的《勤礼碑、多宝塔碑、争座位碑》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等历代碑帖,尤对历代思想精华的诗词歌赋多能背诵成颂。几十年来,他鸡鸣而起、磨穿铁砚,逐渐形成自己“结构严谨、笔力遒劲、潇洒出尘、不落俗套”的艺术风格。

 

书法家杨建文现场挥毫泼墨
 
    周村书记、主任王清在介绍周村基本情况时说,周村现有1200多户,常驻人口3000多人,农业人口1900人,党员112人。“两委”班子成员共计6人,书记主任一人兼,支委兼村委3人。周村全村村域面积3.64平方公里,现有基本农田1580亩,其中农场有耕地540亩,果园180亩,鱼池50亩,种植大棚120亩。农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
 
 
  
左图:书记王清(左二)与喜获作品老人合影
右图:杨建文(右二)与喜获作品老人合影

 
    当谈到周村产业特点时,王清如数家珍地说,周村于2016年12月成立“北京联合共盈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有基本农田540亩,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农田现有机井5眼,全部地块为喷灌水浇地,每年小麦玉米两季,粮食产量在双千斤以上,合作社土地土壤地力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

 

周村八十岁以上老人喜笑颜开
 
    在谈到美丽乡村建设时,王清激动地说,2019年周村美丽乡村创建验收合格,周村已被列入大兴庄镇现代农业种植村。高品质、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一村一品”规划总体定位。他还说,以村落为核心,以特色种植业为目标,以观光农业为亮点,以精品农业为基础,全面规划周村打造一、三产业整合发展的特色农业旅游特色示范村。

 

周村八十岁以上老两口喜笑颜开
 
    王清指着常年不结冰的洳河周村段儿说。据记载,远在六七千年前,已有人类在洳河河畔繁衍、生息,在上游曾发掘出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1982年在中游北埝头又发掘出石器时代居住的遗址和生产生活用具等。如今洳河周村在上级相关领导下,疏解整治得到有效提升,“水清绿岸,生机盎然”的景象将有望实现,非常值得期待。

 

杨建文(左四)赠送周村村委会《作品》

 

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周村村委会
 
    在谈到2020年初步设想时,王清信心十足地说,周村将继续借船出海、广纳人才,引进量子农业高科技,挖掘“新项目”。周村将利用目前闲置的大院,整合周边资源,首先做到可供游人观赏休闲,完善旅游养老项目;其次是种植具有经济价值,传统蔬菜大棚的种植,让有机蔬菜进入百姓餐桌;三是做到关心关爱周村的老人,让他们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度幸福晚年生活的美丽乡村。
(图文编辑/刘川波)
    相关阅读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