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城乡 >

  

宁夏多措并举整治农村环境 助力“美丽家园”梦

2013-11-01 11:00    来源: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银川11月1日电(赵国华、张富想)“这里怎么这么干净,是工作人员休息,还是设备出了问题?”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强家庙中心村,当整洁的垃圾中转站让记者感到疑惑时,一辆装满垃圾的三轮车徐徐开进垃圾压缩厂房,整车垃圾随即倒入了压缩箱,整个过程还不到3分钟。

    “很多路过这里的人都感到好奇,其实我们的垃圾处理量并不小。”银川市环保局兴庆分局局长王辉告诉记者,设立在强家庙中心村的垃圾中转站,虽然服务范围是周边的几个村庄,但平均每天的垃圾处理量都在5吨左右,高峰时一天要接纳7车垃圾。为此,垃圾站专门制定了清扫制度,确保工作现场整洁有序无异味。

    “和垃圾中转站相邻的污水处理厂同样如此。我们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塘污水处理工艺,通过格栅、调节、曝气、沉淀、人工湿地等多个程序,达到去除化学需氧量等有机物的作用,真正做到了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双重改善。”王辉说。

    实际上,强家庙只是宁夏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宁夏将这项工作作为改善民生和服务发展的有力抓手,2006年便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此后又被列为首批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份,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

    “农村环保底子薄、基础差、问题多,必须点面结合、示范先行。”宁夏环保厅农村环境监管处处长户鼎荣说,在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宁夏将示范项目建设与全区重大发展战略相结合,将沿黄区域、生态移民区和南部山区确定为连片整治示范区域,在每个县选择人口集中、水电路等基础条件配套、500户以上的连片村庄进行示范整治,确保示范项目设施设备服务范围和示范效益最大化。

    由于各个市县的情况各不相同,宁夏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的整治理念。在处理生活垃圾方面,主要采取两种模式。引黄灌区交通便利,建立垃圾中转站。而在中南部山区,则利用自然洼地等建设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则更加细致,比如,对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的村庄,采用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对人口密集的沿黄区域中心村镇,采用集中式一体化污水处理模式;对中南部地区中心村镇,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模式;对远离城市、居住相对分散的村庄,结合“一池三改”,处理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

    “‘软件’建设也被摆在突出位置。”户鼎荣说,今年6月,宁夏出台了全国首部省级农村环境保护十年规划,旨在进一步促进农村环保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此外,宁夏还出台了《宁夏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11项管理制度、《宁夏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等15项农村环保地方技术标准、规范和指南,另有多项条例和办法已被列入立法规划。

    经过多年工作推进,宁夏农村环境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宁夏已先后投入资金10多亿元,对全区300多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有效保护,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近100座、垃圾中转站与填埋场170多座,创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及生态村181个。农村地区曾经的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全区1040个行政村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村人口从中受益。

    “以前,村里的垃圾随处乱扔。到了夏天,有时都要捂着鼻子走路。”强家庙中心村村民杨金梅告诉记者,现在环境变得整洁清新,大家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很多,电视里常说的“美丽家园”其实就在自己身边。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