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本网专稿 >

  

电影《咆哮无声》亮相“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2-04-23 15:11    来源:国情网





  
由山西省委宣传部、新晋商(北京)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龙海星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红绒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运城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电影《咆哮无声》主创团队携宣传片2012年4月22日亮相“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英雄是什么?英雄也许是崇山峻岭中无语的一块石头,也许是茫茫大海里寂静的一粒沙子。”

    万云作为电影的主角之眼,在寻证并还原800壮士跳崖为国捐躯的史实之后,在微博上留下了这段话。寻找当年英雄事迹的全过程,对万云来说,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对观众同样如此。因为万云与其说是主角,不如说是《咆哮无声》的观众,她的视角始终与观众保持同步。如果观众,尤其是80后和90后群体,在观影后对英雄的理解和万云产生共鸣,《咆哮无声》70%的预期意义便得以实现。

    电影主角的年龄定位是80后,是刻意而为。现在80后已经进入而立之年,90后也逐步走上社会,他们已经成为社会的支柱力量,也是国家的脊梁,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责。而影片中正值青春年少的800壮士,年龄与之相仿,担当着抗日救亡的大任。同为国家栋梁,只不过所处时代迥异。乱世中英雄染上了血与火的色彩,看起来更加绚丽,但是本质都是普通的中国人。乱世为国用命,和平为国出力,奉献是英雄的真谛。只不过,和平年代的人应该感谢且铭记当年流血牺牲的先烈们,如此,心灵便除却浮躁走向成熟,如万云。

    咆哮无声、大爱无疆。影片另一方面的意义在于,还历史以真实并不意味着凸显仇恨。当年日军的侵略暴行,确之凿凿罪之昭昭,但是历史的烙印不能打在当代日本人民的身上,更不应该成为对一个民族敌视的理由。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善良的是大多数。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日本一部分人,尤其是当权者,对真实历史的刻意掩盖和否认,对中国人的情感是一种伤害。相对于我们,认知历史的真实对日本人来说更为重要。中村一郎作为日本的70后代表,他在片中的对抗日战争的感悟应该是大多数日本青年人的所应有的态度。对于那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尘封的是历史,而不是认知,我们都应该反思。


 
    令人荡气回肠的还有电影里三段坚守的爱情。万静娴和杨秋岳这对中国恋人,杨秋岳跳崖牺牲,万静娴独身一辈子,他们的爱情故事是对理想爱情的完美诠释;中村一郎和美惠子这对日本恋人,中村一郎是二战广岛幸存者的后代,自己身体是否还有遗留的辐射成了他的心结,他担心无法承担起对家庭、对妻子的责任,因此迟迟没有结婚,而美惠子始终守候着他。直到中村一郎在中国踏上找寻之路,随着心结的慢慢打开,中村与美惠子的心走得越来越近……他们的爱情故事既是对爱情不分国籍的最好注解,也是对日军侵略暴行的无声控诉;万云和童同这对恋人,一个是80后,一个是70后,他们的爱情故事更多的演绎了新时代年轻人在价值观、人生观和爱情观上的碰撞与磨合,尽管这两个年轻人同样追求独立,同样有自己的思想,但在爱情的召唤下,最后通过万云的寻找,两人达到了精神上的统一。

    场面宏大、真实、震撼,故事情节曲折、可信、动人;既有华丽的战争场面,又有80后的成长历程,还有催人泪下的坚贞爱情……《咆哮无声》具备了所有战争大片应具备的电影感官冲击元素。更难能可贵的是,没有用多少的哗众取宠的噱头,老老实实讲故事,从中折射出人性的温暖、对战争的思考、对英雄的敬意,叩问着观众的心灵,使得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动人心魄,堪称史诗大片。但是,编剧王海平和导演萧锋更看重的是这部电影对年轻人的激励和启示意义,指引当代年轻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回归。    (刘川波  张杰)

(责任编辑:理杰)
 
    相关阅读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