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旅游文化 >

  

从郑州祠堂雀替遗存看嵩山木雕的文化底蕴

2019-12-24 15:13    来源:中国国情网





  


嵩山木雕是嵩山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在“嵩山文化”的大背景下,登封嵩山木雕研究所顺势成立,在王振北老师及同仁的努力和推动下,顺应人们逐渐提升的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等大的社会形势,嵩山木雕产业不断得到发展,逐步开辟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初步形成了“嵩山木雕”这样一个文化概念,并做出了相当多的嵩山木雕文化成果,内容涉及建筑构件或装饰、家居用品、摆件、佛具等各个方面,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木雕工艺品生产、销售、传播基地,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推动嵩山文化和嵩山文明的研究、传承与发扬。
然而,相对于国内一些知名木雕品牌,目前嵩山木雕生产规模仍显得相对较小,形式亦较为单一,尤其缺乏系统而深入的嵩山木雕文化研究,成为嵩山木雕工艺发展的一大缺憾。因此,挖掘嵩山木雕的文化底蕴对嵩山木雕的历史传承和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人特收集了郑州及六郊县祠堂建筑中雀替木雕遗存第一手资料,试图从雀替木雕这样一个小角度入手,来探究嵩山木雕的文化底蕴,为嵩山木雕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一、郑州祠堂建筑中的雀替构件及其内涵
嵩山木雕汇聚各类古典建筑雕刻的精华,郑州祠堂作为古建筑的一种,其最鲜明的一个特征就是普遍存在的木雕遗存,其雕刻精美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一笔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郑州祠堂建筑上的雀替则是这些木雕遗存中数量较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制变化最多,题材最为丰富,雕刻精美,艺术感强,是嵩山木雕一个重要而典型的元素,可以说是古建筑中嵩山木雕的佼佼者。郑州祠堂建筑中,雀替遗存主要见于门楼、拜殿、正堂,或只存在于门楼,或只见于拜殿,或只存在于正堂,或并存于门楼与拜殿、门楼与正堂、拜殿与正堂、正堂与厢房,或并存于门楼、拜殿、正堂,等等,此外少部分亦并见于祠堂的厢房或戏楼。郑州祠堂建筑很多是明清时期保存下来的,有的甚至时间更早,祠堂建筑保存较少,祠堂建筑上的木雕雀替构件更是少之又少,成为最为珍贵的一批嵩山木雕文化遗产。
具体来讲,雀替是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相交处的一个构件,安置在梁与柱、柱与枋交点的角落。“替”则是“替木”的意思,早期建筑中称雀替为“替木”。雀是宋《营造法式》上綽幕枋的“綽”字,至清讹传为“雀”,宋代称“角替”,清代称“雀替”、“托木”或“插角”。雀替一般以对称的形式出现,具有稳定和装饰的功能。古建筑中,雀替主要是作为力学的构件,作用是缩短梁枋的净跨度,增强梁枋的荷载力,减少梁柱与柱枋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件间的角度倾斜。至明清时期,雀替功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结构上的功能逐渐减退,装饰性愈加明显,装饰作用代替了实用功能,现如今已经完全作为建筑上一种独特的装饰构件了。
二、郑州祠堂雀替遗存的保存与分布状况
2015年下半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针对郑州地区祠堂建筑进行了一起全面的专题调查,共实地调查郑州祠堂建筑233处,包括郑州市区15处、上街区9处、中牟县5处、巩义市48处、荥阳市51处、新密市59处、新郑市19处、登封市27处。根据调查资料统计,保存有雀替构件的祠堂共计103处,分布于郑州市区4处、上街1处、登封市3处、新郑11处、巩义市21处、荥阳24处、新密39处。数据显示,郑州祠堂雀替遗存的保存状况与郑州各市、县区祠堂保存状况情况基本成正比,亦即郑州祠堂保存数量基数大,雀替木雕保存下来的数量亦相对较多。调查数据亦显示,雀替的保存状况呈现区域性差异:新密、荥阳、巩义祠堂数量多,雀替的使用率亦较高,分别占比66%、47%、44%;新郑祠堂总数不算多,仅19处,但其中11处祠堂使用了雀替木雕构件,雀替使用率占比高达58%,仅次于数量最多的新密;登封祠堂数量亦不少,甚至比新郑还要多,有27处,但仅3处使用雀替木雕构件,比率仅占11%;郑州市区、上街等区域保存情况则较差,不仅祠堂数量相对较少,雀替木雕的使用更少;中牟祠堂存数最少,更不见嵩山木雕雀替的使用,5处祠堂中仅1处木额枋上有浅浮雕图案,一概不见雀替木雕构件。
附表1:郑州祠堂嵩山木雕雀替保存与分布状况统计表
区域
数量及比率
郑州市区 上街 新密 荥阳 巩义 登封 新郑 中牟 合计
郑州祠堂总数 15 9 59 51 48 27 19 5 233
保存嵩山木雕雀替的祠堂数量 4 1 39 24 21 3 11 0 103
雀替占比(%) 27% 11% 66% 47% 44% 11% 58% 0% 44%
 
三、郑州祠堂雀替木雕遗存的题材分类及其文化底蕴
郑州祠堂中保存下来的雀替木雕遗存的题材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分为卷草纹雀替、瑞兽禽鸟纹雀替、夔龙纹雀替、几何纹雀替、板状雀替五大类。详细介绍如下:
(一)卷草纹雀替
郑州祠堂建筑上的卷草纹雀替包含了蔓草纹和其他花卉纹雀替,以蔓草纹最多,另见牡丹、梅花、荷花、菊花等。蔓草纹雀替见于郑州27处祠堂中,其中郑州市区1处、登封1处、新郑4处、新密11处、荥阳5处、巩义5处,其形式多样,变化多端,或呈“ S”形波状曲线饰以“C”状曲线形,或呈角隅式卷草纹,或呈板状浅浮雕蔓草纹,等等。从数据统计情况判断,蔓草纹雀替的使用年代以清朝为鼎盛期,尤以乾隆、道光年间最盛,民国仍沿袭使用,至现代逐步衰落。明代因年代相对久远,祠堂建筑无法长期保存至今,祠堂数量极少,蔓草纹雀替仅发现1处。蔓草纹雀替之外,以牡丹、梅花、荷花、菊花等为题材的卷草纹雀替见于郑州10座中,每座祠堂各1处,共10处,其中上街1处、新郑1处、巩义5处、新密3处,年代多为明末清初或清中晚期,另有明万历年间1处、时间不详者1处。卷草纹又称“穿枝纹”、“蔓藤纹”、“缠枝纹”、“串枝纹”,早在原始社会的彩陶文化中就出现了卷草纹的基本结构雏形,是中国传统纹样中的典型代表。
(二)瑞兽禽鸟纹雀替
“瑞兽禽鸟纹”雀替是郑州祠堂建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雀替纹样,瑞兽主要有龙、凤、麒麟、鹿,禽鸟主要有仙鹤、喜鹊、鸮等。郑州市共有22处祠堂保存有39处此类雀替木雕构件,其中新郑2座3处、新密10座18处、荥阳2座2处、巩义8座16处,包括龙纹13处、凤鸟纹13处、麒麟纹7处、喜鹊纹2处、鸮纹2处以及仙鹤、鹿各1处。一般情况下,一座祠堂的雀替木雕会出现两种或以上瑞兽禽鸟共同使用的情况:或是龙凤共用,此种情况较常见,如新密来集村卢氏家祠;或是龙或凤与麒麟共用,如巩义康店焦湾村焦氏祠堂;或是龙、凤、仙鹤共用,如新密曲梁下牛村牛氏宗祠;或是龙与喜鹊共用,如新郑辛店靳沟村靳氏祠堂,此类情况仅见此一处。就单个雀替构件来讲,无论是瑞兽还是禽鸟,则多与一些植物花草类同时出现,如龙或麒麟多配以祥云或蔓草,凤鸟多配以牡丹,喜鹊则配以梅花,仙鹤配以莲花等。龙的形态多变,除较为常态的龙形之外,亦见龙首鱼身、龙首牛身的龙。麒麟似龙似兽,其形态介于龙与兽之间,一般是龙首虎身状,身姿矫健。凤鸟多为正堂形态,体型或大或小,或为成熟的凤鸟,或是雏凤。鹿、仙鹤、喜鹊等多为写实题材,形态生动真实。鸮纹数量较少,亦像鹰首,以线雕手法为主。
(三)夔龙纹雀替
夔龙纹雀替亦有称为“花牙子”雀替。郑州祠堂此类雀替使用不多,仅有10座祠堂共计11处,主要有新密6座7处、登封2座2处、荥阳1座1处、新郑1座1处。使用年代以清中、晚期为主,共8处,分别是清乾隆2处、嘉庆1处、道光2处、咸丰1处、光绪3处,此外现代仿制1处,推测应为清代特征。清中晚期及现代仿制的10处,皆平面透雕,形状近乎相同,以首部为圆点卷曲两圈后展开出去,主题部位状似圆形,中间3个点状结构装饰似乎起到支撑作用,边缘处或蔓草边、齿边等,面部多素面,仅荥阳王村镇东柏朵村马氏宗祠1处在面部阴刻线纹。除新密大隗镇陈庄村洪山庙村王氏祠堂1处为原木雕而且残存半部之外,其他8处皆施以或红、或黄、或蓝色彩绘,其中1处新密岳村镇洪泉沟村李氏祠堂的“夔龙纹”雀替以红色之外在首尾及边缘处点缀金色。另1处登封唐庄乡井湾村高氏祠堂正堂枋下的“夔龙纹”与其他9处祠堂的“夔龙纹”雀替明显不同:原木雕刻,未施彩绘,形状似龙眼,似乎眼球凸出,黑色眼珠借助透雕手法造成视觉效果,眼球周围多层次雕刻,形象立体生动,其年代属于清代,但具体时间不详。
(四)几何纹雀替
郑州保存有几何纹雀替的祠堂共25座29处,其中郑州市二七区1座1处、新郑5座5处、新密14座16处、荥阳2座2处、巩义3座5处,多见于明末至清中晚期,清末及民国年间较少,现代偶有仿制。
几何纹雀替的形制总体以几何纹为基础,其间又多有变化,融合了龙纹、卷草纹等多种元素,亦有纯粹的几何纹,具体还可以分为五种:一是几何龙纹,共6座祠堂保存,龙首,几何形龙身盘曲;一是几何回字纹,线条卷曲似“回”字纹,一般每个雀替由4组“回”字单元组成,个别为三个或两个“回”字单元,或施以红彩,或施以蓝彩,或施以黄彩,个别红彩黄色勾边,郑州15座祠堂保存共计17处;一是几何蔓草纹,由“几何纹”与“蔓草纹”相结合而成,或在“几何纹”框架基础上缠绕以蔓草,或一半“几何纹”一半简化变形如几何状的“蔓草纹”左右组合而成,此类雀替数量保存较少,郑州共4座祠堂保存4处;一是几何波浪纹,以波浪线为单元的几何纹,施以蓝彩,数量较少,仅1座祠堂保存1处;一是连‘井’字几何纹,仅1座祠堂保存,三角形边框,框架内为连续的“井字纹”,施以白彩,制作线条比较程式化,应为现代制品。几何龙纹、几何回字纹形态和骨骼与龙纹的体态保持了高度一致性,实际上仍属于龙纹雀替,应该是龙纹的变体和简化。
(五)板状雀替
板状雀替保存数量较多,郑州36座祠堂保存共计43处,其中郑州市区2座2处、上街1座1处、新郑1座1处、新密市7座9处、荥阳市15座16处、巩义市10座14处。板状雀替年代主要流行于清朝年间,约35处,另明万历年间1处、民国3处、现代仿制3处,年代不详2处。其类型以板状为基础,除了一部分锯齿边或直边素面板状雀替,大部分板状雀替有彩绘,彩绘内容多是龙云纹或蔓草纹,另有一部分板状雀替虽为素面,但边缘处经过简单雕刻,形似蔓草纹。由此可见,板状雀替依然融合了蔓草纹、龙纹等纹饰题材,板状的形制似乎单一,但题材内容依然丰富而集中。
四、郑州祠堂嵩山木雕雀替所体现出的文化意蕴
郑州祠堂嵩山木雕雀替题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较典型的有龙凤文化、吉祥文化、宗教文化、卷草纹文化等,而且各文化间多是相互融合、相互交叉,融汇成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
(一)龙凤文化
龙凤文化是以农业文化为特色的中华民族的典型象征,几乎与中华文明同时诞生,并经历了漫长的演进历程,期间不断融入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文明的代表性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毋庸置疑的主流地位。龙是众兽之君,是中华民族最崇高的图腾代表,给人以神秘威严、敬畏崇拜之感,龙纹象征着高贵,权势和尊荣,也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凤是百鸟之王,让人感到温馨、亲近、安全,凤纹象征着和美、安宁和幸福,乃至爱情。中国人一直都视龙凤为祥瑞之物,龙与凤神性的互补与对应使二者总是相伴而存,龙凤呈祥。郑州祠堂建筑中,龙纹雀替木雕数量较多,并常常伴以凤纹雀替木雕,都蕴含着吉祥的意蕴,令人沉醉其中、回味无穷。
(二)吉祥文化
吉祥文化是人们追求幸福、美好、平安的愿望时创造出来的。在中国,吉祥符号与图案无处不在,无人不用,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从民族图腾延伸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郑州祠堂瑞兽禽鸟类雀替木雕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文化,除了典型的龙凤纹题材之外,麒麟、鹿、鹤、凤鸟、喜鹊等纹饰题材也占据了不少的数量,都以中国传统文化神话传说中代表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富贵等级等的祥瑞神兽或禽鸟为载体,承载着人们追求美好的思想寄托和意愿。比如麒麟,与凤、龟、龙并称“四灵”,并居四灵之首位,被人们视为麒麟现身是大吉大利的事,很多祥瑞之事都与麒麟密切相连,如子孙昌盛称“麟趾”,稀罕可贵的人才或事物称为“麟角”,品格高尚的人称为“麟凤”,“麟阁”表示卓越的功勋和最高的荣誉,素来还有麒麟拜寿的祥瑞说法。比如鹿,在古代被视为神物,人们认为鹿能带来吉祥幸福和长寿,古代传说中很多长寿神就是骑着梅花鹿,鹿还代表着宴请嘉宾的高级礼遇,如宴请得中举子称“歌鹿鸣曲”、“设鹿啤宴”。比如鹤,是一种美丽而优雅的大型涉禽,步行规矩,情笃而不淫,跟仙道和人的精神品格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崇高的地位,古人常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尤其是鹤中极品的丹顶鹤,更因其性情高雅、形态美丽、看起来颇具仙风道骨而被成为“一品鸟”,地位仅次于凤凰,成为长寿、吉祥和高雅的象征,还常被与神仙联系起来,又称为“仙鹤”。比如喜鹊,中国传统纹饰图案中,喜鹊是常常出现的一种,常伴随梅花,俗称“喜鹊登梅”,寓意喜庆吉祥。……等等诸如此类。郑州祠堂建筑中瑞兽禽鸟类雀替木雕以独有的形态,处处蕴含着吉祥如意的寓意,不仅是人们直观美好愿望的简单诉求,又延伸升华为预示好运、幸福、长寿、发财、加官晋爵、子孙满堂等等的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的吉祥文化。
(三)宗教文化
郑州祠堂雀替木雕遗存处处渗透着宗教文化。
一是佛教文化。卷草纹是隋唐时期佛教艺术重要的造型元素,为唐朝的艺术兴盛、文化繁荣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其前身是忍冬草纹,佛教装饰中应用广泛。《本草纲目》记载,忍冬草“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在民间被视为“金银花”,它有缠绕生长和越冬不死的特点,被人们寓意“延年益寿”的吉祥含义,在佛教文化中象征灵魂不灭、变化无常、轮回永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卷草纹的忍冬草元素被逐步替换,开始大量使用蔓草卷草纹,亦有牡丹卷草纹和其他花卉形卷草纹等,但寓意不变,且更加丰富。郑州祠堂中的莲花纹雀替木雕,亦是以佛教文化为底蕴,莲花是佛教的教花,具有“四德”(香、净、柔软、可爱)和“四义”之美,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净土”,寓意吉样和圣洁。
一是道教文化。瑞兽禽鸟类雀替木雕中,出现有鹤或鹿,二者都是道教文化中的元素,是长寿的象征,道教的先人大都是以仙鹤或者神鹿为座骥,尤其是鹤,号称“仙鹤”,年长的人去世则有“驾鹤西游”“驾鹤升仙”“驾鹤西去”的说法,被借用于祠堂建筑文化中传达人们长寿的美好愿望。
一是儒佛道三教文化。郑州祠堂建筑中的龙纹雀替木雕,则综合体现了儒佛道三教文化,中国传统宗教的道教、外来的佛教以及由文化及思想进阶的儒教都印刻着清晰的龙痕。中国自古本有龙神崇拜,尤其隋唐之后佛教信仰传入中国,龙王信仰遍及中土,佛经中记载龙王名目繁多,《妙不莲花经》称“龙王有八”。儒家和道教学说继承并极力宣扬龙的信仰,且加以创新和发展,推动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北宋道人、理学家邵雍作有《应龙吟》:“龙者阳类,与时相须。首出庶物,同游六虚。能潜能见,能吸能呼。能大能小,能有能无。”这体现出了道家对龙的宗教崇拜。在儒、佛、道三教文化的极力推崇下,龙最终成为中国的形象代表,而华夏民族也成了龙的传人。
(四)卷草纹文化
卷草纹文化之所以单列出来,不仅因其是郑州祠堂雀替木雕中数量最为庞大的主体,更主要的是因其应用太过广泛,自古至今几乎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建筑部件、织物装饰、瓷器、铜镜、家具、生活杂器等,历史上一直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吉祥装饰纹样出现,形成了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寓意枝叶蔓延、生生不息,子孙后代绵延不绝,是人们对吉祥如意的一种追求和表达。郑州祠堂卷草纹雀替的题材元素以蔓草最多,亦有牡丹、莲花、菊花等。蔓草纹是卷草纹的主角,形象很美,随时代发展富有众多变化,逐渐取代了早期的忍冬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装饰上,隋唐时期最为流行,形象更显丰美,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装饰纹样,因而亦被称为“唐草”,因其滋长延伸、蔓蔓不断而被给予寄予茂盛、长久的吉祥寓意。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千百年来被世人称作花中之王,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在古代被视为太平盛世、繁荣昌盛的象征,也是统治者尊贵地位的体现;菊花卷草纹雀替亦出现1处,寓意长寿延年;……等等。卷草纹文化包含着幸福吉祥的寓意,无不体现了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尊重,给人以生活的信念与生存的希望,体现出中华民族执著坚定、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独特的审美观念,更是孕育出“生命”和“希望”的人文内涵。
五、嵩山木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木雕起源于原始时代,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出土了木雕文物。木雕文化可以说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当时人们普遍通过打猎或者是采摘瓜果获取食物生存,于是人们削木作为工具,这些削出来的木制品可以认为是木雕的前身。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产生活的实践发展,木雕艺术依靠人们的创意和技巧不断发展和提升,已经不再只是具备特定功能,开始追求赏心悦目的美感和艺术,甚至作为纯粹的装饰品或挂件摆件。
嵩山木雕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古典美学思想,是两千年以来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内容和本质精神。对于嵩山木雕工艺的保护、传承和发扬,郑州市政府、市非遗中心、登封嵩山木雕研究所等相关机构和部门已经做了长久的努力,比如建立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呼吁政府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呼吁培养传承人,组织嵩山木雕工艺展示展演活动,利用多媒体、录像、录音、光盘、数字化、软件化、互联网、书报、杂志、电子书等多种现代化手段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等等。那么,除此之外,还应该如何更好的、更有效地保护传承和促进发展嵩山木雕工艺呢?我简单谈两点看法。
一是建立相对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增强嵩山木雕发展的经济支柱和社会认同感。在《非遗法》中明确规定传承人的财产利益权和分配原则,并由政府出面建立“非遗”保护基金,确保传承人的经济利益受到保护。利用专利法加强保护,为著名的嵩山木雕传承人或者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价值的嵩山木雕作品申请专利保护,增强社会认同感。
二是加强研究。让嵩山木雕文化传承下去,不仅要有一批热爱嵩山木雕、致力于嵩山木雕技艺传承的匠家,更要加强嵩山木雕的文化研究。当今社会形势下,嵩山木雕只靠单纯的技艺也许可以生存,但若很好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壮大,还必须要解决一个最终的问题:木雕是什么?木雕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也就是说,嵩山木雕的发展不能只看眼前,还要研究过去,找到嵩山木雕工艺的祖先和它发展的渊源,告诉人们嵩山木雕的存在不是空穴来风,它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产物,是有历史渊源的,历史底蕴是很深厚的,它的发展也是持续的,是长久不衰的,是不断壮大的,最后顺其自然告诉人们,嵩山木雕的未来是光明的,是前景远大的,是需要不断发扬光大的。这样就可以看到嵩山木雕的根基、枝干和叶脉。不要小看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不只是丰富嵩山木雕技艺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嵩山木雕行业的归宿感、荣誉感、成就感,为嵩山木雕工艺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弄清楚这个问题,不会那么容易,需要加大研究,还要深入研究。这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登封嵩山木雕研究所的排头兵作用,每年组织开展嵩山木雕文化研讨会,吸引全国广大木雕爱好者交流研讨,推进嵩山木雕文化研究,多写文章,多出专著,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嵩山木雕的发展更加熠熠生辉,更好地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嵩山木雕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为嵩山文化增添魅力。(张永清)

本文作者简介张永清,女,1979年出生,河南泌阳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物馆学学士学位,郑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硕士学位。工作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要从事考古发掘与文博研究工作。负责大型考古发掘项目10余项,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考古简报或文博研究论文10余篇,曾负责郑州地区祠堂建筑调查工作,收集资料近百万字,图片万余张。

    相关阅读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