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情经济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三位一体"创新服务体系

2012-12-12 10:43    来源: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 任卫东、任峰)位于首都东南近郊亦庄地区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努力转变政府职能,不做“裁判员+运动员”,而是努力成为“掌舵者、守望者和服务者”,着力构建“三位一体”创新服务体系。

    以“掌舵者”的意识谋全局 注重产业链协同创新

    液晶面板是电视、电脑、手机等产品不可或缺的半导体材料,其实现国产化意义重大。为此,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扶持京东方集团自主研发、创新创业,并与日韩巨头展开激烈竞争。

    “如果没有政府支持,单个企业根本没有能力和勇气去闯。”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说,2011年9月底,我国自主研发的8.5代液晶屏在北京亦庄实现量产,一举打破外商对大屏幕液晶面板的绝对垄断,京东方也成为我国唯一能够生产全系列液晶显示产品的企业。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伯旭说,如果没有产业链的配合,个体企业单兵作战式的创新依然难以摆脱全产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因此,开发区不但注重吸纳竞争力强的高端产业龙头企业,同时特别注重配套发展上下游产业的高端功能,形成协同创新的产业链,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为形成首尾相接的链条式关联创新体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关联企业集中在京东方集团附近的2.6平方公里土地上。如今,一个年产值千亿元量级、由京东方带动的国内液晶面板全产业链已在北京亦庄形成。

    记者在京东方周边看到,位于数字显示产业链条上游的康宁公司将石英砂生产成玻璃基板,提供给京东方制作成液晶面板,京东方再把液晶面板提供给冠捷公司制作成数字整机销往市场。目前,京东方周边共有26家企业。

    以“守望者”的责任感搭平台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府大有可为,但不能替代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张伯旭说,政府构建创新体系必须遵循产业发展内在规律和企业成长规律,通过搭建平台、周到服务,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企业技术创新需求。

    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高、周期长,多数具有活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为中小企业,而他们往往面临融资难、积累少、抗风险能力弱、资信程度低等难题。鉴于此,开发区从2009年着手建设生物医药园,选择一批有技术特色、有发展潜力但尚处于研发阶段的企业入园,并为他们提供各种政策支持和服务,帮助其尽快完成研发,成功实现量产。医药园一期投入1500万元购买了一批生物医药研发所需仪器设备,搭建了园区公共仪器测试服务平台,企业只需交纳一定租金就可以使用。

    百奥赛图基因生物技术公司是首批入园的28家企业之一,公司首席科学家沈月雷说,百奥赛图创业不久,规模很小,无法大量接受订单,园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为他们提供了整整一层楼,公司因此能够迅速建起高标准的实验室。此后,来自哈佛大学、中科院等海内外的订单不断,企业很快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在一系列创新政策的支持下,开发区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成果具有世界影响的企业。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开发区支持下,已建成全球第二大重组蛋白库,在高端试剂领域打破了对外国的依赖。初步预计,今后几年义翘神州平均每年都将有1-2个生物药进入临床研究。

    以“服务者”的理念建体系 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朝下订单、夕已出关”。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中国)总经理彭京告诉记者,亦庄的星网工业园模式已被世界公认为一个创新范例。

    商业模式创新,其重要性不亚于技术创新。2001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诺基亚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兴建星网工业园,旨在最大限度实现配套服务的就近化,使诺基亚“全球采购全球销售”的模式转变为“当地采购全球销售”。

    为此,开发区协调海关创新监管模式,改进物流等服务。每天早上,零部件供应商接到来自诺基亚的订单后,把从全球各地调来的元器件在星网工业园内加工成手机零部件,下午便可提供给诺基亚进行组装,当晚,这批刚刚生产出来的手机便可以搭上飞机出口到世界各地。这种“朝下订单、夕已出关”的模式,有效提高了生产、管理和资源使用效率,从而最终实现“零库存”和规模经济目标。

    如今,在46平方公里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集聚起5400多家企业,其中有79家世界500强企业;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税收13.27亿元,效益在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首屈一指。展望未来,开发区将继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培育出“北京创造”品牌。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