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专家在台湾海峡发现巨大“海底沙漠”
2011-12-21 16:20 来源:

大陆科学家经实地考察并结合两岸学者过去的研究成果发现,台湾海峡海底存在一个“台湾浅滩”,这个又被称为“海底沙漠”的地方,藏有总量达数百亿立方米的巨大砂资源库,将可满足两岸未来百年以上的建筑用砂需求。
《中国时报》报道,台湾大学与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相关学者则存疑,认为台湾海峡确有许多沙丘存在,但粒径是否够粗、可做为砂石建材,仍有待评估。
负责此一研究的厦门理工学院环境工
石谦与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石谦表示,过去国外及两岸学者都曾对台湾海峡的海底做过研究,但就总体工作量和区域范围来看,两岸学者研究程度虽有差异,但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大家共同的认识是无法获得整个海峡区完整性的数据,对海峡整体的认识都欠全面。
他在论文中指出,“台湾浅滩”范围以30米水深为边界,是水下沙波地貌和砂粒的活跃区,其面积为1.55万平方公里;若以浅滩分布的边界(40米水深)为边界,其面积可以扩展到2.7万平方公里,东面与澎湖列岛相连,西接闽南漳浦沿海区的礼士列岛和粤东的南澎列岛。
石谦说,由于澎湖附近有一个很深的澎湖水道,海砂虽然常年处于流动状态,但无法跨越过去,因此,台湾浅滩的分布,多数位于海峡中线以西、靠近大陆的一侧。
他说,初步评估浅滩砂的储量,若砂层厚度平均以5米计算,则总砂量将达数百亿立方米之巨,如此庞大的浅砂,可望满足海峡两岸未来百年以上的建筑用砂需求。
海砂使用于建筑物,须经过特殊处理,如加上开采成本,是否符合经济效益的问题,石谦说只能交由企业去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