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慈善公益 >

  

四川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2013-05-21 10:44    来源:中国国情网





  
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四川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研讨会” 2013年5月20日在成都召开。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江绍高、王行最;秘书长刘文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院长侯水平、副院长郭晓鸣;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总会计师廖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杨鹏、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新工场协力中心总干事贺永强;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洲鸿、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共青团四川省委副书记江海、机关党委书记赵京东;雅安市副市长廖磊、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处长邓超;北京瑞森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裁段德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大学等专家学者;雅安市扶贫移民局、发改委;天全县、宝兴县、芦山县扶贫及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领导;四川地区公益机构代表及媒体记者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了研讨。

政府部门介绍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和思路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处处长邓超、雅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廖磊在研讨会中分别介绍了四川省政府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思路和雅安市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的策略和规划,为公益组织参与灾后重建工作提供衔接接口和工作渠道。

公益组织发布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和思路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杨鹏、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新工场协力中心总干事贺永强分享了各自机构在灾后重建策略与思路,将在各自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重建整体思路力求使灾区民众利益最大化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分享了从灾难到复兴——建设灾损社区防灾与发展能力的主题报告,报告中阐释了中国扶贫基金会救灾工作定位,遵循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宗旨和理念,以扶贫为核心,关注因灾返贫和因灾致贫的问题。

    中国农村每年因灾返贫的人数超过1000万,是导致贫困的一大成因。在此次地震中,很多受灾户房屋倒塌、受损,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重返贫困。芦山地震发生后,雅安地区贫困人口从原有的41.68万升至138.1万,因此,利用灾后重建机会,促进社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和规模化经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市场参与能力,成为中国扶贫基金会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方向。

研究成果公开分享,助力灾区理性重建

    研讨会上,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江绍高向四川省社科院、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局、雅安市政府赠送了由中国扶贫基金会资助出版的《5·12行动启示录——汶川大地震社会响应研究丛书》,这套丛书深入总结了5.12汶川地震紧急救援、过渡安置、灾后重建及NGO参与抗震救灾的宝贵经验等,对于芦山地震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以及未来更加理性地参与抗震救灾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钱不是花得越快越好,而是花得越有价值越好!

    对社区而言,灾害无疑是可怕的灾难,但是灾后重建带来的外部资源,又是难得的发展机遇。能否将难得而有限的社会资源用好,不仅关乎项目执行者的声誉,更关乎灾损社区群众的福祉。这不仅需要对需求的准确了解,对项目内容的理性思考、设计和强有力的执行,更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的沟通和协同。10年来参与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的经历,让中国扶贫基金会明白相关利益方应有的一个共识——钱不是花得越快越好,而是花得越有价值越好!
(文/李晔  崔建民  责编刘川波)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