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魅力中国 >

  

风从运河来——聊城运河的兴衰与开发

2016-06-18 20:22    来源:中国国情网





  
由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文广新局、聊城市旅游局、聊城市文学与艺术届联合会主办,山东广播电视台聊城记者站、齐鲁网聊城分站承办的“风从运河来——2016全国网络媒体聊城行”活动6月15日走进聊城。

 

    聊城地处山东腹地。运河文化、黄河文化在这里交汇,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在这里碰撞,京九铁路贯穿聊城南北。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它南跨长江,流经江苏、浙江;北越黄河,流经山东、河北;大运河,烟波浩渺几千里与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同是中国劳动人民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聊城运河博物馆:走进运河博物馆,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馆正中央的聊城城区运河沙盘流向图,在这里我们首先解到《世界运河、中国运河》等通航原理,并展示了漕运期运河两岸的繁荣风貌,包括运河两岸古建群、民居房模型,出土文物、民俗工艺品等……这一切为你对大运河聊城段的历史和文化风貌有了初步整体的了解。

 

    博物馆内,记者还看到一艘“漕船”。据讲解员介绍说,这艘漕船于2002年出土于会通河聊城城区闸口北50米处,漕船长17.5米,宽约4米,共11个舱,为元代官府督造的典型漕船。目前陈列的漕船是专家们根据史料记载的航船规模和发掘残船的形状进行复原的。工作人员还介绍说,经科学检测,这是一艘元代的漕船,足以说明当时聊城的运河就已经可以通航大船;其规模之大,可运货物量多,足见当时漕运繁荣。

 

    聊城运河璀璨明珠---山陕会馆: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山陕会馆,具有两百多年历史。它位于聊城东昌府区东关双街古运河西岸,坐西朝东、面河而立,会馆东西长七十七米、南北宽四十三米,占地面积三千七百七十四平米。沿中轴线由东向西依次为山门、戏楼、钟鼓楼、南北看楼、碑亭、中献殿、关帝殿、春秋阁,再南北对称组建各种看楼和房,形成封闭式的三个院落。整个建筑群布局合理、错落有致、连接得体、装饰华丽,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据介绍,山陕会馆是清代山西、陕西商人集资合建的一处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它即显示了漕运时代,商人们互相交流、祭祀水神、供奉关帝的场所,也显示了大运河留给聊城重要的文物古迹,更显示了大运河聊城段辉煌历史的缩影。它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历时四年山门、正殿等主体工程竣工。其后逐年扩修,至嘉庆十四年(1809年),历时66年方具现今之规模,耗银六万余两。会馆建筑群雕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匠艺,精妙绝伦彩绘艺术反映了当时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聊城运河的保护与开发:大运河聊城段是古代会通河的一部分,悠久的运河历史给这片土地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讲师、博士郑民德介绍说,元明清时期会通河一直是南稻北运、北麦南运。聊城也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兴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达400年之久,至今聊城运河沿岸还保留着大量十余处水利工程设施及其他重要文化遗存。

 

    在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院长李泉谈及聊城段运河的保护与开发时介绍说,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作为全国首家以运河学为研究对象的独立科研机构,在大运河的学术研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运河学研究院正着重深化环境史、社会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专项研究,为运河区域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谈到保护大运河比开发大运河更为重要时李院长介绍说。对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应统一规划、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坚持存古建古的原则,在不损害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只有将古与今相结合的故事讲给游客,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才能让外界更多的人了解运河、知道聊城,使聊城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图文/王震 王慧  责编/刘川波)
    相关阅读
    • 最新发布
    • 热议焦点
    推荐图文
    • 暂未开放